当前位置: 首页 > 惠阳概况 > 客家文化
惠阳客家风情
发布日期:2017-08-09 16:26:04    来源:区人民政府    发布机构:惠阳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点击次数:-

 

惠阳风俗
一、生活习俗
1、居住
本县居民多在小块平原上,或河(溪)边、山边建房,聚族而居。建筑形式则随时代不同而变异。较具代表性的是客家民居“围龙屋”。
围龙屋较讲究地势,要求前低后高,坐向大多朝南。整体构建呈圆盘式,或方块式,中心处有天井、大厅。围龙屋的大堂、小堂、大门、小门、厨房、浴室等,布局都呈规则化。
建国后,随着人口数量增长,独立门户的家庭多单独建屋,20世纪60~70年代多是建平房,80~90年代则较多建小楼房。
2、饮食
居民日常饮食,喜香、甜,好脆滑,一日三餐,以大米饭为主,辅以面、番薯、木薯、芋头等。
主食大米,制法有焖饭(俗称尽水饭)、蒸饭(俗称饭钵饭)、稀饭(俗称粥)。
佐餐以素菜为主,肉类为辅。素菜除应时蔬菜外,还有腌晒萝卜、腌芥菜、豆豉、腌藠头及各种酱料。逢年过节,婚生喜庆则以酒、肉为主,青菜为辅。酒以米酒为主,肉多是鸡、鸭、鱼、牛、狗、猪肉。
居民喜饮凉水,不分四季,以夏季为甚。做肉汤喜放入枸杞菜、狗肝菜等中草药。冬季喜吃狗肉。
惠阳乡村逢年过节做粄,花样很多,常见的是发粄、萝卜粄、糍粑、粽子、河粉等。
建国前,除较富裕人家外,居民一日三餐多吃稀饭、番薯饭,很少吃肉。建国后,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居民一日三餐基本吃干饭,多数家庭日日吃肉。
3、服饰
建国前,居民穿着多为棉质粗布、毛线、葛布、白竹布等,只有少数富豪官绅穿绫罗绸锦。妇女多穿右侧开襟的大“襟衫”,宽脚交头裤。男子一般穿开襟、七纽四袋的服装,宽脚交头裤;夏天穿短袖衬衫。幼儿多穿系带交襟衫。民国时期,较富裕人家穿花布、斜纹布衣服,平民百姓大多仍穿粗布衣服。较富裕人家,男子穿中山装、夏威夷装,女子穿旗袍。
建国初期,线纱细布、棉绒布在惠阳城乡流行。至20世纪80年代,化纤布、混纺布、毛织品、涤棉布遍及城乡。
20世纪50~80年代,男子多穿中山装、军干装,妇女穿小反领开襟装、西装裤。20世纪80年代,男人盛行西装、牛仔裤,女人穿西装裙、连衣裙。至20世纪90年代,女性服装男性化,如很多女人也穿牛仔裤、西装衫、西装裤。女性服饰花样越来越多,穿露肩、露背、V型领、直筒领服装的女性遍及城乡。
建国前,居民夏秋出外多赤足,或穿草鞋,在家穿木屐;春、冬穿布鞋、草鞋。建国后,木屐逐渐被淘汰。至20世纪80年代,凉鞋、皮鞋、高跟鞋遍及城乡。至20世纪90年代,耳环、项链在女界流行。
4、用具
建国前,惠阳人的家庭生活用具大多很简陋,睡的多是木床,吃饭多用四方木桌(俗称八仙桌)、木制长条凳,炉灶大多用泥砖砌起,炊具大多是铁锅、铝锅,照明多用松油、茶油。建国后,惠阳人的家庭生活用具逐步改进。20世纪60~70年代,多用柴、草、木屑。20世纪80年代用煤炉。20世纪90年代用电饭煲、高压锅、煤气炉,不少人睡高低床、弹簧床。组合衣柜、洗衣机、缝纫机、电视机、录音机、电风扇、电冰箱、自行车、摩托车普遍被城乡家庭使用。
二、礼仪习俗
1、婚嫁
建国前,惠阳县男女婚嫁多受封建礼教束缚,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个人不能自主。婚嫁礼俗繁冗,有议婚、定婚、结婚3个程序。
议婚。父母为子(女)选定门当户对的对象后,即央媒说亲。说合后,女方出具“年庚婚帖”给男方。男家受帖后,如在9天后平安,即请算命先生排“年庚八字”,如男女双方的“生肖五行”没有“相冲相克”,即认为合婚。尔后,男女双方家长相互上门“相亲”,如双方都同意婚事,则议定聘金、聘礼。
定婚。男方家长出具红帖连同聘金、聘礼偕同媒人送到女家,女家写好回贴送回男家。换贴后,婚事即确定。有些地方聘礼中以槟榔多为贵,槟榔越多,表示越富有、显达、吉祥。
结婚。男家择定结婚良辰吉日,通知女家。女家认可后,双方即可通知亲友。到期男家备齐酒礼随同花轿到女家。女家备齐嫁妆,按时辰送女出门上轿。到男家后,由一个夫健子多的“好命”妇人把新娘牵入洞房,新娘、新郎在洞房内举行“合卺”礼。尔后,男家即大摆筵席招待亲友。富裕人家迎亲,锣鼓唢呐吹打至晚。是夜,当地未婚青年男女可以进洞房戏谑新娘,叫“闹洞房”。婚后3天,新娘要回娘家省亲,叫“三朝回门”。结婚酒席、仪式随双方家境富贫而异,家境富裕者,则讲究排场,仪式繁琐;家境贫寒或近贫者,则仪式简单,酒席也简单。
此外,还有抱童养媳、等郎妹、指腹为婚、重婚、纳妾以及换婚、转婚、骗婚等特殊的婚姻。
童养媳。一些穷苦人家怕儿子长大后无钱娶老婆,便把别的穷苦人家的小女儿抱回家抚养做童养媳。但童养媳长大后往往被丈夫厌弃。
等郎妹。一些穷苦人家尚未有儿子,便先给未来儿子买回1个小女孩做未来儿媳。待儿子出生、长大后,儿媳已人老珠黄,受丈夫厌弃。
纳妾。富豪官绅除娶妻外,还可纳若干个年轻漂亮的“妾”,俗称“娶小老婆”。妾在社会上地位低下,受家人歧视,但拥有美貌受丈夫宠爱,致使众妻妾之间经常勾心斗角,矛盾重重。
寡妇再婚。妇人遵从“从一而终”,丈夫死后不再婚。一些寡妇因被家人、族人出卖而再婚。寡妇再婚时,半夜送出,半路交接,不鸣炮,不举行婚礼。
建国后,实行自由婚姻,包办婚姻、买卖婚姻被废止,抱童养媳、等郎妹、指腹为婚、纳妾均被禁止。但换婚、骗婚、转婚现象至20世纪90年代仍未绝迹。
自由婚姻。未婚或离婚后的男女,经双方认识或经别人介绍相识后,逐步建立感情,进入恋爱阶段。如双方同意结合,则到民政机关登记结婚,领取结婚证书。尔后便可择吉日结婚。聘金聘礼从简。可女嫁男家,也可男到女家落户。结婚仪式、酒席一般从简。20世纪80~90年代,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聘金聘礼不断攀升,嫁妆日益高档,婚宴日益高级。
2、生育
妇女怀孕后,家里忌打钉、修补,忌在大门前方挖土。分娩后,外人不宜到产妇家串门,否则会染“秽气”。不知情者万一到了产妇家,产妇家必须让来人喝用姜煮过的酒,以姜酒“避秽”。从分娩当天起,1个月内产妇不宜出外,在家“坐月”。坐月期间天天喝姜酒,吃肉吃蛋。满月时要摆满月酒,请亲友来吃喝。该风俗自古沿习至今。
3、庆寿
人到60岁,俗称上寿。做下辈的,每到上辈上寿后逢一的年龄,即61岁,71岁……,都要为其祝寿,俗称“做生日”。做寿时,在外的子、女大都回来参加寿礼。外宾先送礼品,然后主人下贴邀请。寿礼一般为衣料、肉类、蛋制品、寿糕、寿酒、礼炮等物。拜寿时,厅中陈列果品、寿酒、寿饼等,灯火辉煌。寿者坐于厅堂正中,接受子孙礼拜。礼毕,摆酒席,吃长寿面。该风俗至今不变。
4、乔迁
新宅竣工后,宅主择吉日搬家入住,称“入新屋”,俗称“返新屋”。是日,由家中年岁最大者,率家人在爆竹声中进入新宅。入宅后,大摆酒席宴请亲友和建筑该宅的工匠。亲友均具礼道贺。礼品多为贺联、画镜、喜炮、热水瓶、面盆、瓷器、挂钟、沙发、收录机、电风扇、洗衣机等。
5、丧葬
建国前,居民逝世实行木棺土葬,仪式繁琐,一般有:
初终。人死后,家中男女,哭泣哀号,移尸厅堂,置于灵床,以待殡殓。子孙在旁守灵。
讣闻。发出讣告,分送亲友,告知入殓、出殡日期。
入殓。入殓前,为死者穿寿衣(男双件,女单件)。入殓后,设灵位于厅堂。
成服。大殓之后,在服的人各依服制分别成服(穿戴丧服)。
开吊。出殡前,亲友前往吊唁,赠送布帛。
送葬。幡旗、吹手前行,鼓乐哀鸣,4或8人抬棺柩,孝子捧灵主牌香炉跟随,家属、亲友尾随。
停柩(寄厝)。棺柩送至墓地,掩埋棺柩。
做七。人死后,第一个七日叫“头七”,丧者子女到坟前拜祭。以后每隔七天一祭,至第七个七日(叫“大七”)乃止。
修墓。入土5~10年后,挖坟捡骨装于瓦坛,择地而葬,然后修墓。
建国后,县人逝世后仍多用棺木土葬,但仪式逐渐简化。现一般为火葬。
三、节日习俗
1、春节
春节,俗称“过年”,是一年当中最隆重的节日。在乡下,到农历十二月十五日便做准备,俗称“入年价”。各家各户大搞卫生,室内室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出外谋生的人相继回乡,与家人团聚。大人小孩一一做、买新衣裳,新鞋新帽;一一理发。各家各户一一购买节日用品。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为送灶君上天奏事之日,家家户户在灶君神位前烧香、点烛,摆糖饼、茶果恭送,祈望灶君上天向玉皇大帝多说好话,代为本宅祈求赐福。
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月小是廿九日),俗称“除夕”,各家各户贴门神、春联,宰鸡杀鸭,点烛烧香,祭拜天地祖宗。人人忌说不吉利的话。傍晚全家人吃团年饭。晚上全家人要洗澡,然后一一穿上新衣服,长辈给晚辈送“压岁钱”。家家户户点长明灯,点至年初三,日夜不熄。
年初一(正月初一)零时(即除夕半夜十二点),各家各户大放鞭炮,迎接新年来临。凌晨,家家祭拜祖先。上午饭全家吃素,菜肴多为粉丝、红枣、腐竹、青菜等。当天忌送钱物给别人,忌向家人、外人讨钱物,忌骂人、打人,忌说不吉利话,忌打烂器物,忌扫地。
年初二,家家户户开始宰杀三鸟。亲友、邻居串门贺年,给小辈们送“利是”(红包)。忌扫地、打人、骂人、说不吉利话。
年初三,俗称“送穷日”。清早,家家户户将除夕以来的垃圾扫出门外。当天忌探亲访友。
年初四,妇人纷纷回娘家探亲,可携儿女,可偕夫。
年初五,叫“出年价”,新年的许多禁忌消失,人们开始春耕,出外谋生。但新年气氛犹存,家家户户仍大吃大喝,直至元宵节。
2、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称“元宵节”,又叫灯节。自农历正月十三日至十六日每夜家家户户悬挂灯笼,燃放爆竹、烟花;各地祠堂、神庙门前结彩张灯,男男女女相聚嬉戏、竞猜灯谜。孩子们穿着新衣裳提着灯笼打着小鼓四处玩耍。凡上年生有男孩的人家,要举行“点灯”仪式,在祖屋厅堂悬挂灯笼,灯笼上写“新丁贵子”之类的吉祥字样。然后祭拜祖先,请客吃添丁酒。建国后该习俗逐渐消失。
3、补天穿节
正月二十日为惠阳民间补天穿节。该节始于何时无考。是日,人们做、吃补天穿饼。
补天饼”做法:先将糯米粉加水搅成糊状,舀进锅里煎成一个个软软的薄饼。用炒熟的白糖、芝麻、花生米、肉丝、虾米、萝卜丝、葱、蒜等作馅,卷成一个个厚饼。也有人煎成一个大薄饼,将馅全包进去,做成一个大厚饼。
传说女娲补天后,尚有缝隙未补,做“补天饼”是帮女娲补好天隙,以此避免雨水过多造成水灾。
4、清明节
节日清早,各家各户大门门楣上插、挂柳条,用于避邪。然后各家各户做馅粄,款式多种多样。清明前七日至四月初八日,为春祭日,期间何日祭祀,各行其便。祭日上午,家家户户派人上山扫墓,俗称“拜山”,用三牲、果品、茶酒等祭拜。此俗沿习至今。
5、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阳节,又称端午节,俗称“五月节”。是日家家户户裹粽子,分咸粽、甜粽;在门楣上挂菖薄、艾梗,备三牲祭祖。午后,男性青少年到河溪陂塘洗澡,据说当日河塘之水可治皮肤病。举行赛龙舟活动,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投江罹难。此俗沿袭至今,惟赛龙舟鲜见。
6、七月十四
农历七月十四日,俗称“鬼节”。以三牲祭拜祖先,在墓上烧纸钱、纸衣等安慰鬼魂。此俗沿袭至今。
7、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俗称“八月半”。节日食品以月饼、瓜果、花生为主。晚上月出时全家赏月,以月饼、瓜果、花生等为供品,烧香点烛拜月亮,祈求月神赐福。然后全家吃月饼、瓜果、橄榄、菱角等。有些地方男女云集唱山歌,热闹非凡。此俗沿袭至今。
8、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民间有放风筝、登高的习俗。是日上午,许多人成群结队爬上高山,寓意是上山躲避灾难。有些地方人们上山扫墓,以三牲、果品、茶酒等祭祖,相似于清明“拜山”。
9、冬至节
冬至节,俗称“过冬”。民间有过冬大如年的说法,是日,家家户户吃汤圆,吃丰盛菜饭。
圆子用糯米面搓成,有蛋型、球型,蛋型的如麻雀蛋般大小,圆型的如油柑子般大小。如在糯米面内加色料,则可搓成色圆子,多为玫瑰红色。圆子放在水里煮熟叫汤圆。在水里加糖为甜汤圆,加盐为咸汤圆。
四、生产习俗
1、农业
惠阳农业以种粮食作物水稻为主,兼种甘薯、木薯、黄豆、花生、蔬菜等经济作物。
生产水稻,分早、晚两造。早造在惊蛰前后播种,谷雨前后插完秧,大暑前后收割。晚造在夏至前后播种,立秋前后插完秧,立冬前后收割。
插秧时,男人驶牛、操犁耙,女人挑秧、插秧。收割时,男人用禾桶打禾、踩踏打禾机,女人持镰刀割禾。
2、渔业
建国前,男捕鱼,女织网,女人不许随船出海捕鱼。渔民以船为家,既崇拜海又惧怕海,出海前都要到附近神庙烧香点烛祭祀,祈求海神保护。
民国时期,女人也可出海捕鱼。渔民仍以船为家。建国后,渔民上岸建房子。20世纪80~90年代,渔民变捕鱼为网箱养鱼,亦有许多渔民经商,不再捕鱼。至今,惠阳捕鱼人极少。
五、禁忌
惠阳县人禁忌颇多,多带迷信色彩。
大年初一至初二忌扫地、倒垃圾、摔破家具,否则破财。年初一忌洗澡,否则不长命。年初一忌讲不吉利话,否则一年不吉利。
农历初一、十五妇女忌洗头,否则亵渎神明。
吃饭时忌用筷子敲击盘碗,因敲击盘碗是乞丐讨吃的手法。忌将筷子插在饭碗上,否则等同于祭祀。
房间摆床忌正对上梁,因上梁有神,否则冒犯神明。床位不可直对房门,否则冒犯神明。
晾晒女人衣服忌横在行人道之上,若男人从女人裤子下走过,则不吉利。
新娘上轿后,未至男家之前,忌下地,否则会再嫁;路人忌拦新娘轿,否则不长命。
祝贺结婚、婴儿满月、入新宅、寿辰、年节探亲封红包,忌奇数;送粄、蛋,也忌奇数。
家中有女人怀孕,忌打钉、开沟、修补、打灶,否则伤害胎神。
亲戚之间同期有喜事,互不参加,免带走好运。
凡家遇丧事,忌串门走访;当年忌贴春联,忌参加亲友喜事。
忌砍伐上千年古树,因古树已成精,有灵。
以上习俗,至今犹存。
六、祭祀
1、祭祖
建国前,惠阳城乡各姓均建有祠堂,供奉本姓族祖宗。祠堂内有本姓祖宗“神牌”。逢年过节,或在特定的日子里,各姓隆重祭祀祖先。建国后,城乡各姓宗祠大多罹毁,祭祖活动消失。20世纪80~90年代,有些地方修葺或重建宗祠,祭祖活动随之恢复。
2、祭墓
祭墓,俗称“拜山”、“拜祖坟”,一般是在清明节前后或农历八月举行。有公墓和私墓之分。公墓由本姓或本房共祭。私墓由各家各户自祭。人们至墓地后,先将坟地周围杂草除净,用草坯或泥块压一些草纸在墓头、墓尾和墓旁,然后摆上祭品,焚香点烛,由年长尊者领着众人拜祭。此俗建国后一度消失。至20世纪80~90年代各地相继恢复。
3、神祀
建国前,归善(惠阳)县城有社稷坛、风云雷雨山川坛、城隍庙、关帝庙、文昌祠、野吏祠、景贤祠等20来处祠、坛,各地村庄均有神祠,处数无考。每年春秋二季,各神祠附近民众纷纷祭祀神祠。
建国后,惠阳城乡神祠大多被拆除,未拆的都被改为他用。至20世纪80~90年代,不少地方修建神祠、神坛,庙宇香火复燃。
七、封建迷信
1、求神拜佛
惠阳有很多人信神,其中多数是妇人。有人敬如来佛祖,有人敬观音娘娘,有人敬财神爷,有人敬田伯公,有人敬土地神,有人敬关公爷,等等。不少人家中设有神龛。凡信男善女,每逢初一、十五,或重大节日,或特别日子,必烧香点烛向神佛祈祷。建国后,寺庙、观、庵、神龛、神牌相继罹毁,迷信习俗一度绝迹。至20世纪80~90年代,不少地方修葺寺庙、观、庵,求神拜佛活动随之恢复。
2、算命求签
惠阳有不少人迷信生死由命,贵贱在天,时常请算命先生算命。形式有“排八字”(按出生年月日时的天干、地支列出八字推断命运)、卜卦、看相等,从而预知人的寿命、财产、子媳、荣辱、吉凶等。
求签与卜卦大同小异,求签者根据求得的签测度吉凶。
建国后,算命求签曾一度绝迹,至20世纪80~90年代死灰复燃。
3、看日课择吉
惠阳民间嫁娶、丧葬、建新宅动工、立梁、入新宅、砌灶诸事都要请日课先生根据主人的生辰八字选择良辰吉日。该俗至今犹存。
4、看风水
惠阳民间建新宅、修坟墓大多要请风水先生看“风水”。迷信者认为财丁兴衰均与宅地、坟地有关,因而不惜破费寻求风水宝地。此俗至今犹存。
八、劣俗
1、赌博
建国前,县城及各圩镇设有赌馆,许多村庄设有赌摊,形式有压宝、打牌九等。迷赌者“三更穷,四更富,五更剩条大短裤”,不少人因赌博输钱卖田卖屋卖儿卖妻。建国后,赌博曾一度绝迹。至20世纪80~90年代,该劣习在各地复燃,政府屡禁不绝。
2、吸毒
建国前,不少人染上鸦片烟瘾。吸毒者面容憔悴,骨瘦嶙峋,不少人倾家荡产,沦为乞、盗。建国后,吸毒现象消失。至20世纪80~90年代,吸毒死灰复燃,不少青少年染上毒瘾。过去吸鸦片,现在吸白粉、注射毒剂等。政府打击毒贩,送吸毒者进戒毒所,一些人戒毒后走上正路。但吸毒的青少年人数日益上升。
3、宿娼
建国前,惠阳城乡有零星暗娼,宿娼者不多。建国后,娼妓一度消失。至20世纪80~90年代沉渣泛起,暗娼在城乡各地出现,老百姓称之为“鸡”。不少“鸡”和宿娼者染上性病。政府多次打击,但暗娼仍未绝迹。
八、美德新风
自古以来,惠阳人民淳朴善良,勤劳互助。20世纪50~70年代,惠阳城乡“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渐成新风尚。20世纪80~90年代,推崇美德新风,城乡开展创建文明活动。
1、敬老爱幼
建国前,惠阳城乡鳏寡老人、孤儿一般由其家族共同赡抚。建国后,人民政府对鳏寡老人实行社、队集体供养、送终,孤儿由其亲属、群众自愿抚养,或由社队、集体、政府福利部门负责。人民政府每年为儿童种牛痘,打预防针,使儿童健康成长。
2、拾金不昧
自古以来,拾人财物,匿为己有,被视为天公地道。建国后,随着人们思想觉悟的提高,拾到财物交给公安机关或本单位领导还回失主已成风尚。1959年8月,永湖吊沥小学两位学生,在田禾堂拾获物件一包,内有现金6元和证件等物,她们即送学校转交失主;淡水成衣厂一位老工人,17日在厂里拾到一本存款6060元的存折和一个取款私章,立即交给派出所转还失主。1986年6月,淡水镇第一小学两位学生分别拾获人民币1000元、港币500元和一些衣物全部交公安机关还回失主。
3、参军光荣
建国前,人们不愿当兵,认为“好女不嫁兵,好男不当兵。”但革命根据地广大男女青年踊跃参加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建国后,人民翻身做主人,人民江山人民保,“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军人家属成为“光荣之家”。青年男女应征入伍时,受到群众热烈欢送。
惠阳客家人的婚嫁礼仪风俗
惠阳客家民间传统的婚嫁礼俗,以封建礼教诸俗为基础,大多显得繁文缛节,劳民伤财,现在已经简洁很多了。儒家经典《礼记·昏仪》说:“夫权,始于冠,本于昏(婚),重于丧祭,专于朝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昏(婚)礼者,礼之本也。”可见儒家十分推重婚姻礼俗。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儒家思想,客家人也不例外,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形成了五彩缤纷、礼制颇多的婚俗文化。惠阳客家人的传统婚俗,大抵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一个地方的具体表现。
封建社会的几种婚姻形式,如“包办婚姻”、“买卖婚姻”、“聘请婚姻”、“指腹婚姻”、“童养媳婚姻”、“荒婚”、“望门婚”、“幂婚”等等,惠阳均有之。其中聘娶婚姻尤其盛行,至今也还实行,聘礼、聘金不可或缺,在今日惠阳依然可见其遗风,走在惠阳的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接新娘的车队,有载着摩托车、各种电器等的嫁妆车经过。至于聘礼古时是“俗用槟榔为聘”的,槟榔中药铺有售,在聘礼中,它多具象征意义,而现在的聘礼都是以银钱、食用之物为主的,其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
惠阳客家传统的聘娶婚姻的礼仪十分繁锁复杂,从开始的媒人提亲,到最后的三朝回门之俗,其间经历卜吉、过礼落定、报日、过大礼等婚前诸礼及铺房、亲迎、拜堂、闹新房等盛大的联姻仪式。
民间的繁杂婚俗,是由封建婚嫁礼仪的“六礼”演变而来的。“六礼”起源于周朝。《礼记》记述当时应循的婚姻程序为“纳采”(媒人提亲)、“问名”、“纳吉”(男方卜吉,女方正式认婚)、“纳证”(下礼落订)、“请期”(婚期的商定)、“亲迎”(迎亲接新娘)。这6个环节就是所谓的“六礼”,是封建礼教中最早的婚姻礼仪。其后两千余年,六礼虽有变异,但万变不离其宗,今日各地的婚仪中都依然可见其影子。
传统的婚嫁礼俗,大抵按如下几种程式进行:
(一)提亲
惠阳客家人的传统聘娶婚姻之首为提亲。一般是男家请媒人到女家说合。提亲为六礼中“纳采”的一种变化形式。《仪礼·士昏礼》中记曰:“昏(婚)礼下达,纳采用雁。”就是说,秦汉以前的提亲一般是以提活雁作为礼物的。这是取其顺乎阴阳往来之义。到了秦汉以后,送礼又采用糕羊、合欢、嘉禾、胶漆等物,到了后来竟发展到了30余种,这些礼品一般都象征着夫妇牢固和睦。传统婚仪中的提亲携礼多是活鸡或花布妆奁类用物。这种鸡,民间称“带路鸡”,寓意吉祥。
在提亲中,媒人受男家之托,凭三寸不烂之舌说通女家。因惠阳以前作媒人的多为中老年女性,故客家人习惯称之为“媒人婆”。
媒人在中国古已有之,《诗经》中就有“匪我愆期,子无良媒”的诗句。惠阳传统婚仪中的媒人婆一般分职业的和非职业的两种,职业媒人婆以做媒为生,唯利是图,所以不惜摇唇鼓舌,讲假话,讲瞎话,夸大对方家庭对个人的优越条件,隐瞒对方及其家庭的欠缺方面,往往撮合出一些畸型的婚姻。正因为如此,在人们的心目中,媒人婆往往给人一种“哄神骗鬼、谋人钱财”的丑恶形象。
现在已经是自由恋爱,况且年轻人都出来工作,没有男女之分,因此“媒人婆”的作用就不是很重要了。只要恋爱双方同意结婚,男孩子就会带上礼物拜访女方家长,以征求女方家长的同意,如同意就算提亲成功了,这就是客家人说的“钱冇过米冇量,还唔系你嘅人”。
(二)过大礼
  婚前诸礼最为隆重和至为重要的莫过于迎亲前夕的“过大礼”了。在传统聘娶婚姻中,两家相互商定的聘金、聘礼、嫁妆在这一天要履行。此日男家将预先备好的各种聘礼装满食格、盒箩,贴红插柏,或挑或抬,由男家的姑嫂姐妹浩浩荡荡地送往女家。男方在“过大礼”中送全猪全羊是常有的事,故民谣里有“行猪过大礼”的唱词。饼食也是必备之物,惠阳客家人的定俗是备“大饼”,大饼的种类达十几种,依各家的条件和讲究铺张的程度备一种至数种大饼不等,不过,十数种饼全部备齐的并不鲜见。除此外,必备的还有烧猪肉、鸡、鹅、鸭、鱼、发糕等。
  女家在收到男家礼品时,立即将原先预定的嫁妆送往男家。惠州传统婚俗中常备的嫁妆,主要为生活用品,比较普遍的是衣服、被、枕、席、帐之类,还有诸如衣柜、梳妆台、皮箱、八仙台等家具。现在嫁妆中除主要的床上用品不可缺少外,常常还见有缝纫机、电冰箱、电视机、电饭煲等。
过大礼”一般在迎亲的前一日,喜庆的气氛十分浓厚,那些送礼品的姑嫂姐妹们,一般都着盛装,上下簇新,施粉抹油,招摇过市。惠阳风俗,送礼的队伍专挑人多的道路行走,以沿途相告喜事。
过大礼”之俗,近于传统“六礼”中的“纳征”。《仪礼》说:“征,成也,使使者纳币以成婚礼。”也就是说,下了彩礼,送了嫁妆,才可以把女子娶过来。古代的纳征也是至为重要的一环,所用的彩礼各代不尽相同,秦以前多采用名贵的玄燻、束帛、俪皮;汉代多用金银。其后,风俗日盛,礼物日重,历代有识之士多视为时弊而欲杜绝,但此风却历代盛而不衰。“六礼”中,“纳征”是在“请期”“报日”之前,而惠俗却是在报日之后,两者在时间上有些差异。“大礼”过后,即时婚娶,尤显得热闹,这大概是此俗至今在惠阳客家民间依然盛行的一个原因。
  现代的过大礼也是大同小异,首先是接新娘前的过聘金,聘金(礼)多以礼饼为主,讲究成双成对(即双份),还有两条甘蔗,甘蔗要有根和尾,即系要完整的,意思是有好头好尾;最重要的是一封大聘金红包,红包中的钱不能用整数,如9999元等等,然后由男家请亲戚送到女家,这就是过大礼,至于女方的嫁妆是接新娘那天一齐用车载过来的,现在的嫁妆大多都是摩托车、洗衣机、电视机等家用电器。
(三)接新娘
接新娘是传统“六礼”中的“亲迎”。亲迎为“六礼”之尾,是“六礼”的归结。现代人所说的婚礼或古人所说的婚礼大典就是以接新娘仪式为标志。
古时候所说的婚礼大典,一般包括铺房或暖房、亲迎、回门三个环节,时间持续三天。第一天铺房或暖房,第二天亲迎,第三天回门。惠阳的习惯不尽相同,所说的婚礼基本上是指亲迎和闹新娘两个环节,至于迎亲(也就是接新娘),则主要包括了铺房、花轿迎亲、撒盐米、跨火、踏凹栏等主要的几项风俗。
1.铺房
铺房是一种旧风俗,一直延续至今。铺房是女家送嫁妆到男家后,女家的姑嫂姐妹帮忙摆设新房的一种风俗。按惠阳客家的习惯,铺房讲究两点,一是摆设的床、柜、梳妆台等要注意方位、风水,至为讲究的是镜子不能向床。惠阳客家习俗中,镜与照妖同义,而照妖镜向床,显然是不吉利的,另一个原因是在起床时,无意中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影子,会哧得胆战心惊。二是铺房之人要“命好”,民间认为命好的标准主要是“多子多福儿孙满堂”。所以,寡妇、无生育能力或生育少的妇女是不能参加铺房的,而多子多福者,自然是铺房的主要参与者了。
2.上花夜
新娘出嫁的前一天,族中的姑嫂姐妹(必选所谓命好之人)要专门为新娘梳妆打扮穿衣,这就是民间所说的“插花”,这一夜,民间风俗又称为“上花夜”,是新娘嫁前的一项很为庄重的仪式。
行此礼时,新娘往往伴以哭唱,其时新娘面临人生的重大转折关头,一般都十分动情,而旧俗中规定新娘插花后要在阁中静坐哭唱至天明,谓“五更守夜”。上花之夜,新娘悲悲啼啼,彻夜不眠,更显出一种传统婚嫁“喜亦悲”的氛围。
此是古代礼俗,现代改变很多了,穿衣打扮是请专业的美容家化妆,也没有那梳头的繁文缛节了,现在青年人都不喜欢哭唱,而是以欢喜的笑脸来举行婚事。
3.花轿迎新
惠阳客家传统用花轿迎亲,五十年代尚有专门出租花轿的花轿店。多是二抬、四抬或八抬大轿,绣“凤鸾牡丹” ,“福禄鸳鸯”,饰“四彩花灯”,披“大红花绸”,故谓“花轿”。
接新娘之时,由媒人领路,新郞领花轿,一路鼓乐。至女家后,女家姐妹拒之于门外,新郎赶忙派“利是”,过众姐妹一关后,便可将新娘接出。新娘哭赖不走,男家众人软硬兼施,哄出闺房,又哄其(硬推)上轿,新郎还要给轿夫封“利是”,方才起轿。几翻“拼搏”后,新郎往往已是精疲力尽。
现在已经无花轿迎新,多改用轿车,在去迎新前先到鲜花店把车辆装饰一新,然后才到女家接新娘。其余礼议是相同的,不再复述了。
4、撒盐米
接新娘时,惠阳客家有撒盐米的习惯,预先用器皿盛好一些盐、米、黑芝麻等物,即在接新娘的途中沿路撒放,谓祭桥神;而沿路撒的,是为祭祀路神,这就是惠州传统婚姻礼俗的撒盐米之俗。
撒盐米之俗其实为我国传统婚姻礼俗中“撒谷豆”之习的一个变种。“撒谷豆”出现在西汉,两宋时北方盛行,其传统的说法是为了“禳三煞”,亦即驱鬼避邪,这和惠阳客家“撒盐米”差别不大。只是“撒谷豆”多为北方遗俗,南方并不普遍,而惠阳客家有之,可见惠阳客家习俗的渊源是甚为久远的。
5、遮头、踩凹栏与跨旺火
新娘接到家中,鼓乐声中众亲扶新娘下轿,此是新郎手持扇子相扇,若男家的大姑小姐八字相克,她们必须用盖(竹编的盛器)、筛等物遮挡不与新娘直接见面。民间认为,新娘红运当头,杀气甚大,新郎用扇扇之,谓“弱其杀气”,人避开不见,谓“避其杀气”。有的地方,新娘下轿时,新郎用凹(窝)栏(竹编的一种盛器)挡住新娘后脑地方。这一风俗,惠阳流传的哭嫁歌中亦有反映:“我(新娘)脚踏轿门郎晾遮,郎晾遮头遮女死,我比(给)什么功劳来谢爷。”看来,新娘是颇怕这一“遮”的。按民间的说法,凡出嫁女要孝道,即使上轿到了男家,也要一步三回头,而新郎的那个凹栏,就是要遮住新娘不断回头的视线,很明显,这一做法就是要使新娘专心嫁到男家,不要老想着娘家。
除遮头这个风俗外,同时还有踩栏之习,新娘一下轿,男家的人便急忙在新娘的脚前铺就一个凹栏,让新娘脚踩而过,民间谓“脚踏凹栏随窝(凹)转”,很明显,这是要让新娘过门之后,能专心致志地在男家这个“窝”里做牛做马。
踩过凹栏准备入屋时,惠俗中习惯要让新娘跨火而过。即便是不置专门的火盆,一些老人也要抓一把草燃烧在门口,让新娘跨过。此俗北方称“跨旺火”。也有的地方是跨碳火,是一种比较悠久的民间习俗。他有两个用意。一个是取“旺”字,新娘跨过旺火把之后,来日就给夫家带来“旺火”。另一个是取“避”字,主要是避去邪崇。民间人为有两个“邪”源,一个是婚嫁之时,观者如云,其中难免夹杂一些家中有丧、病之事的人,民间认为他们身上带有邪崇;另一个邪源是出自新娘本身,女人身子带有“脏”,这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旧观念。
因此,惠阳客家的跨火之俗,虽取“旺火”之义,但主要是为了避邪,火盆所燃的旺草、丝毛草、桃卡等物,均是中国传统的避邪之物。尤其是“旺草”,惠阳民间称其为“抹药”,是惠阳客家人用以避邪的青草药。
6、捧蜡烛
捧蜡烛”为惠阳客家传统婚嫁迎亲中的必行之俗。在接新娘归后,新娘子入洞房之前,就先由童男捧蜡烛至洞房安放。此俗惠州最为讲究,民谣亦唱云:“捧蜡烛,捧到新娘房间笃(尽头的意思,或最里面之意)。”
按习惯的做法,要首选童男一人(一般为族中亲戚中兄弟多者),随迎亲队伍接新娘(此时已捧好蜡烛),接归或直接将蜡烛捧至洞房内安放。此为奉子,俗不可耐,以兄弟多的童男作为引子,为新娘佳人点燃香火,便引来子孙满堂。
注:现在人们已经把蜡烛改为油灯盏了,因为蜡烛怕被风吹灭,唔吉利,况且用油灯盏有添丁之意。
(四)闹新娘
新娘到家后,先拜堂,拜天地祖公,拜父母高堂,并依次向男家长辈敬茶,此谓“饮新娘茶”;而诸长辈要回封“利是”包,以祝愿新婚新人大吉大利。礼毕,就是大开宴席“和新娘酒”了。惠阳客家旧俗婚宴时新娘并不露面,一般要饿着肚子独坐闺房,不能抬头,不能言笑,不能轻易走动,独听正厅中传出的嘻闹狂欢之声。此时新娘内心一般都忧虑不安,因为她知道,那些狂汉醉鬼们,一会儿宴毕之后,便要冲入新房中“闹”她了。
闹新娘即习惯说的闹新房,闹新娘即戏弄新娘。其实还在拜堂之时,闹新娘便已开始,如果新娘下跪的动作稍慢,有些人便在新娘的后脚弯上猛蹬一脚,使新娘跌跪在地;或一阵起哄,人叠人地把新娘压在下面。此前,女家同来的姑嫂姐妹等人总是事先作些准备,如在堂前铺一块草席,使新娘倒下时不致于弄得满身灰尘。但是,男家客人总是想办法把新娘弄得狼狈一些。
婚后宴毕,人们迫不及待地涌入新房。先是要“食新娘茶,吸新娘烟”。按规矩新娘要逐一给每位倒茶点烟,这时,人们往往让滚烫的茶水倒得满满的,故意让新娘烫着;又故意将新娘点烟的火种吹熄,让新娘无所适从;尔后,又让新娘在几寸宽的长条木凳上走过,谓“过天桥”。板凳两头易翘,中间仅一个巴掌宽,人走在上面摇晃不定,而一些好生事者,还故意把凳脚事先弄坏,好让新娘从凳子上摔下来。至于要新郎新娘咬糖果,对新娘讲猥亵的话之类,则是平常的事了。越往下,秩序越乱。有的偷偷拿松毛针之类带刺的东西刺新娘的颈背,或向新娘的脸上喷撒胡椒粉,并左推右搡。女家同来的姑嫂姐妹尽力劝护扶持,也无济于事。新娘也强颜作笑,但脸上流趟着汗和泪。这种捉弄新娘的行为,往往要延至深夜。此俗对一个刚出嫁的新娘来说,是近乎残忍的。
闹新房古以有之,汉代已十分流行。因闹新房是以戏谑新娘为主,因而此习也称作“谑亲”、“戏妇”。时人所着的《昌言》指出:“今嫁娶之会,捶杖以督之戏谑,酒礼以趣之情欲。宣淫佚于广众之中,显阴私于族亲之间。污风诡俗,生淫长奸,莫此之甚。”说明当时闹新房十分放纵,而且人们行为有违“礼教”,污秽视听,故此作者以“污风诡俗,生淫长奸,莫此之甚”加以斥之。《汉书》亦云:“新婚之夕,于窗前窃听新妇言语及其动止,以为笑乐。”此为传统的“听房”之习,也属闹新房。惠阳客家以上两者皆有,而且颇具“污风诡俗,生淫长奸”的特征。但人们并不认为这是伤风败俗,世代相袭,以至今日的惠阳客家人,都依稀可见这种婚俗的遗风。
现在惠阳客家人虽然有保留闹新娘的风俗,但就没有那么残忍了,适可而止。
(五)三朝回门
娶亲的次日,新娘早起服侍家人,日间迎接串门探访的亲朋邻里,到了第三天,一早便要打点礼物同新郎一齐回娘家看望父母,这就是惠阳客家习惯所称的“三朝回门”。它是惠阳客家传统婚嫁礼俗之中甚为讲究的一项礼仪。如果说提亲、卜吉、落定、报日、过大礼为婚前礼,迎亲、闹新娘为婚时礼的话,那么,三朝回门便是婚后礼了。
三朝回门和古时侯的“打婿”风俗有着密切关系。《西阳杂俎》一书在记述南北朝“打婿”风俗时说:“婿拜阁(女子住的屋)日,妇家亲宾妇女毕集,各以杖‘打婿’为乐,至大委顿者。”
广东近现代文献中亦有“戏郎婿”的记述。按广东的旧俗:郎婿回门之时,岳家以盛馔,谓之“待新女婿”,但席坐使时,岳家的姐妹群起而戏之,或出难题使新郎难堪,或迫新郎跪拜家中诸物。
惠阳客家的三朝回门,又称“闹新郎”,从形式到内容都和“打婿”、“戏婿”之习有相似之处。按惠阳客家人的习惯,新人到岳家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拜见岳父母大人,而后逐一拜见族中诸亲。在拜见族中的姐妹时,往往就已开始“闹新郎”了。按照传统的风俗习惯,新郎到岳家祖宗和岳家宅屋的四方神,这时姐妹便于一旁起哄,或让新郎多拜几次,不让其起身;或让新朗频频下跪,不让其间歇;有些好事之人,还会拉新郎到鸡窝或猪圈旁,明说是要新郎拜鸡笼神或猪舍神,实际上是戏弄新郎。如新郎不从,众姐妹就回强行“执法”,使新郎不得不从。
拜毕,岳家宴请郎婿。席间,岳丈及族中老者要出些对子和难题让新郎解答,说是测试新郎的才能,实际上是为难新郎;而那些好事的姐妹,这时便照搬“闹新娘”的做法去戏弄新郎,使新郎狼狈不堪。
闹新郎”尽管在程度上不如“闹新娘”,但岳家姐妹的矛头始终都是直指新郎,大致是对新娘在男家受到戏弄的一种“回敬”。
新婚三朝回门是惠阳客家传统婚嫁的一个定俗,故礼仪颇为讲究。回门时备的礼物,首要为鸡,民间谓“带路鸡”,这是必备的吉祥之物。其余的礼物,如鱼、肉、鹅、海味、山珍、饼食等各听其便。这些礼物,男家一般都多备一份,如肉备两块,女家接礼后,按俗要回男家一块。其余如大桔亦不可缺少,如无大桔,即须以柑橙代替;大桔寓意“大吉”,女家接礼后。还要回给男家大桔(吉)。
除远道联姻者外,市内及近郊联姻,三朝回门一般是岳家请郎婿、新娘及婿家姐妹姑嫂吃一餐,然后打点回礼,当日返归。回礼中,有岳母所蒸的大红发糕和红敛糕,“带路鸡”不可或缺。
客家主要节日
春 节:有拜年、游乐活动等,是最隆重的节日。
立 春:即交春。
元宵节: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
二月二:开正节。
清 明:客家扫墓习俗多从春分开始,清明达到高潮。
端 午:客家普遍称为五月节。节日主要内容是吃粽子、雄黄酒,龙舟赛。
七月节:即鬼节。
中秋节:民间通称八月节。吃月饼、赏月等风俗大体各地相同。
重阳节:客家人叫“九月节”。
冬 至:客家人有“冬至大过年”之说。冬至这天,家家户户蒸糕祭祖,杀鸡杀鸭,做成馅,做成糯米糍等,馈赠亲友,热闹一番。
客家民间娱乐
客家民间娱乐内容非常丰富,节日的主要有秧歌、龙舟竞渡、踩船灯、舞龙灯、舞狮、高脚师、迎花灯、踩马灯、打花鼓、乐器会、演戏、放烟花,平时的有唱山歌、唱小曲、弹琴、弹筝、拉二胡、吹笛子、下象棋、下六子棋、打纸牌、掷状元签、打麻将、养花、钓鱼等。
客家饮食文化
一为客家菜肴,二为客家小吃。
客家菜招牌菜是盐焗鸡、酿豆腐、酥丸和黄焖猪肉。与潮菜、粤菜比较,客家菜偏重“肥、咸、熟”。客家菜中不少有滋阴降火、清肝明目、壮腰补肾、养颜益气等功效。
客家小吃是客家饮食的另一部分,是客家人逢年过节以及做红白喜事才能吃上的“好东西”,每种小吃几乎都与农事季节有关,或者反映了一种习俗。
客家方言趣谈
一个民系成立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有共同的语言。客家民系的共同语言即客家方言。客家方言又称客 方言,客话,客家话,属于汉语七大言之一。从分布上看,主要在福建、广东、江西,湖南,台湾,四川等7个省,海外有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地。具体说,国内主要分布:福建--闽西地区的长汀县,连城,上杭等8个县;广东梅州,惠州,蕉岭等16县市;江西南部宁都,瑞金,兴国等14县市。 此外,非纯客县,如福建南靖,平和,绍安,龙岩;广东潮州,海丰,韶关,东莞;江西铜鼓,广昌,永丰等不少县市的许多地区也讲客家话。此外,台湾海南四川湖南等不同程度地分布着客家话。依据内部的差异,客家话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类型:以长汀话为代表的闽西客家话,以梅县话为代表的粤东客家话,以赣县蟠龙话为代表的赣南客家话。进一步,可以分为如下八片:汀州片(又称闽客片),粤台片,粤中片, 惠州片,粤北片,宁龙片,于桂片,铜鼓片。
客家话主要特点是:
语音上:多送气音,古全浊声母,不论平声仄声,大多变读为送气清音,如,"别,步,抱"多读作 [p'],"地,大,弟"读作[ t'-],"在,字,坐"读作[ ts'-],"旧,舅"读为[ k'-]。古非敷 奉声母部分字今读作,而客话读重唇音,如"斧,分,放,腹"念[p-],"孵,讣"读[p'-],"扶,肥, 饭"也念[p']。古晓匣母合口字,客家话中多读[f]声母或[v-],如火,花念[f-],"话黄换"念[v-]。古 是晓组声母(如"基,欺,希"的声母),在细音前不腭化,仍保留舌根及喉音[k k' h]的读法;大部分 地区没有撮口呼韵母,撮口呼韵母混入齐齿呼韵母;古鼻音韵尾和塞音韵尾各地不同程度地保留着;声调上,多数地区是6个声调,少数地区有5个或7个声调。闽西长汀话,连城,清流都没有入声,剩下平声分阴阳,去声分阴阳,上声自成调共5个调。粤东客话平声入声分阴阳,上去不分阴阳。闽西客家话的永定话,上杭话保留阴入阳入两个声调。在词汇语法方面,最明显的是保留了不少古汉语词语。如"禾(稻子),食(吃),索(绳子),面(脸)"。还有一些具有本方言特色的词,如"目珠(眼睛)目汁(眼泪)"等。在语法上,常用一些如"老, 公,子,哩,头"等前缀、后缀;用一些特定的助词或词语(如"黎,咧"等)表示动作时态;通过变化 指示代词和声调变化区分近指和远指等等。
 


附件:

粤公网安备 44130302100030 号  粤ICP备05103164号-1  网站标识码:4413030033
由惠阳区人民政府主办  惠阳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承办
建议使用Internet Explorer 9.0及以上, 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