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惠阳概况 > 前景目标
惠州市201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
发布日期:2015-08-14 15:29:35    来源:    发布机构:区发展改革局    点击次数:-

    一、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尽快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的总目标,全面落实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政策措施,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复杂形势而主动作为,推动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基本良好。
(一)经济社会计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494.8亿元,增长8.5%,增幅低于年初预期目标1.5个百分点。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9.9%,高于年初预期目标1.9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81.6亿元,增长16%,增幅与年初预期目标持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14.6亿元,增长9.3%,增幅低于年初预期目标3.7个百分点。
外贸出口总额完成994.8亿元,下降5.2%,增幅低于年初预期目标10.2个百分点。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64.3亿元,增长12.3%,增幅低于年初预期目标0.7个百分点。
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5%,控制在年初预定目标2.5%的范围之内。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累计上涨1.5%,控制在年初预定目标3%的范围之内。
从上半年计划指标完成情况看,市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有统计数据的8项。其中,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固定资产投资、城镇登记失业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4项指标完成或超额完成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总额、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个指标分别低于预期目标1.53.710.70.7个百分点。
(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和成效。
 
1.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一是增长速度平稳较快。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94.8亿元,增长8.5%左右,增幅居全省第2位。其中第一产业增长4.2%,第二产业增长9.7%,第三产业增长7.8%,三次产业结构为555.139.9。二财政金融稳健运行。全市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4.3亿元,增长12.3%,增幅比一季度上升1.4个百分点。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和贷款余额分别达3808.9亿元和2612.4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11.2%7.2%,存贷比达68.6%,高于全省11.7个百分点。三是物价水平保持稳定。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累计上涨1.5%,控制在年初确定的3%范围之内。
 
2. 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一是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全市202宗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81.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53.6%72宗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81.1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66.8%,进度快于全省15.4个百分点。惠州机场成功复航,广惠东延线(海湾大桥)全面建成通车;中海油二期、信利一期、莞惠城际轨道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广东太平岭核电、广汕铁路、赣深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在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下,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1.6亿元,增长16%。其中工业投资325.7亿元,增长47.2%,工业投资占全市投资比重41.7%,比2014年提高9.8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126.5亿元,增长7.9%二是新立项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加快推进。2013年以来,我市新立项亿元以上项目共682个,累计完成投资1173.8亿元,完成总投资计划的32.6%。其中,今年上半年完成投资331.5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28.2%三是招商选资成效明显。1-6月,全市内资招商选资签约项目共298宗,合同利用资金总额1061.4亿元;新批设立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26宗,增长5%,合同利用外资8.2亿美元,实际外资3.9亿美元。
 
3. 内外贸易逐步向好。一是市场消费企稳向好。大力开展消费促进月活动,首轮开展125场次促销活动,参与企业776家,实现商品销售额1.7亿元。进一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全面启动集贸市场改造升级和整治工作,新建11家农家店、2家乡镇商贸中心完成建设改造。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4.6亿元,增长9.3%二是房地产市场明显回暖。在中央“3.30新政和降息降准等利好政策的刺激带动下,上半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482.6万平方米,增长9.4%,增幅分别比上年同期和一季度上升17.424.3个百分点。三是外贸出口逐月回升。成功举办广东(惠州)澳大利亚产品展,组织全市68家企业参展,达成贸易成交额3.2亿美元。组织27家企业参加2015年加博会,达成意向成交额3.1亿元。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584亿元,下降7.5%。其中进口589.2亿美元,下降11.3%;出口994.8亿美元,下降5.2%。外贸进出口、进口和出口三项指标降幅分别比一季度收窄2.21.42.7个百分点。
 
4.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一是工业结构优化调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40亿元,增长10.2%,增幅居全省第2位、珠三角首位。其中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和石化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300.9亿元和104.4亿元,分别增长7.8%-5%,两大行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4.8%。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61.7%,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43.7%二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引进金融机构2家,推动企业上市1家。成功举办醉美惠州·旅居巽寮推介会,全市接待游客2083.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2.9亿元,分别增长15%19.4%。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96.4亿元,增长7.2%,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39.9%,比上年同期上升1.4个百分点。三是现代农业发展稳定。十二大特色农产品复种面积131万亩,创建粮食高产示范片97个,面积达50.3万亩。全市各级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250家,农民合作社发展到1825家。农业机械化、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云平台、生态农业建设等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四是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制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2,新建国际科技研发平台3家,认定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9家,申请专利2354件,仲恺高新区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大力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全市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81.9亿元,增长147.5%
5.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一是两大平台建设取得初步成效。环大亚湾新区“9+3+3”规划体系编制工作有序推进,规划引领作用进一步显现。三大起步区建设顺利推进,1-5月,年内安排的30宗基础设施、重点产业及生态建设项目完成投资85.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74.3%。潼湖生态智慧区总体规划编制完成,正按程序报省审批,3个详细规划和6和专项规划基本形成草案或方案。国际合作产业园、科融新城两大起步区内20个项目顺利推进。二是产业园区加快发展。博罗县博东、博西两个产业聚集地成功纳入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一并享受省产业转移政策。两个省级产业园区(含博罗产业聚集地)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6.4亿元,工业增加值47亿元。惠城高新科技产业园新引进项目25宗,投资总额95亿元。仲恺高新区东江、惠南高新技术产业园实现扩能增效。三是城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惠大高速、惠深高速惠州段改扩建、大广高速龙门段等在建高速公路加快建设。市民公园、美术馆、规划展览馆建设按计划推进。稔平半岛供水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完成县道改造14公里、新农村公路改造254公里。完成水利改造工程10宗,开工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16宗。
6. 各项改革全面推进。一是重点改革任务有序推进。对今年55项改革工作要点进行细化分解,制定121项细化项目的施工图,进行等级化台账跟踪管理,推动各项改革工作扎实开展。上半年,已完成的改革工作有9项,即将完成的工作有17项,其他正按计划推进。二是行政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制定实施政府部门权责清单(行政许可)、服务清单、企业投资负面清单三张清单,全面实行清单管理。建成横向覆盖部门,纵向延伸镇街村居的网上办事服务平台,网上可办理率达到97%,政府公共服务满意度连续三年排名全省第一。三是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全面建成市、县、镇三级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公共资源交易制度改革荣获第二届广东治理创新行政改革奖。成立全省首家中介超市,市直中介超市累计进驻950家,中介超市获评粤治治理现代化”2014-2015年度政府治理创新类优秀案例。公共信用信息库在库信息超过4亿条,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省的考核中获得了三连冠四是改革试点顺利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省级试点等国家和省试点工作扎实推进。
7.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一是节能减排扎实推进。完成企业电机能效改造提升12.3万千瓦,平海电厂启动了第2台机组脱硝设施全负荷改造,淘汰整治工业锅炉12台。新增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5619辆(其中黄标车3758辆),全市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411辆。二是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着。新动工建设博罗县麻陂、杨侨2座镇级污水处理厂。新开河、望江沥洛塘渠、小金河西支渠等综合整治工程加快推进。开展扬尘治理、泥头车治理、工业废气污染整治、垃圾焚烧污染整治等多个专项整治行动。上半年全市空气质量每月均排名全国74个重点城市前10位。三是生态示范创建成效明显。惠城区成功申报省级生态区。40个国家级生态乡镇通过国家环保部资料审查和现场抽查,8个镇成功申报省级生态乡镇。2个镇和18个村庄被评为第四批广东省宜居示范城镇和村庄。
8.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一是民生实事全面推进。全市公共财政民生支出136.2亿元,增长20.7%,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重从上年同期的66.6%提高到71.5%。省民生实事涉及我市37项和市十件61项民生实事正按计划推进落实。二是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在全省率先实施城乡教育联动发展计划和教师县管校用巡教制度,仲恺高新区获评教育部首批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示范区。成立了惠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深化教育教学教研改革。三是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3个试点县10间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基本药物配备和使用比例均达到省定标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高于省规定水平的16.3%9间公立医院建立了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常住居民电子健康档案432.4万份,建档率达92%四是文化惠民水平进一步提升。市数字图书馆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县区分馆及数字农家书屋建设有序推进,建成社区体育公园18个。市、县、镇、村四级文化场馆(站、室)全面实现免费开放。放映农村公益电影6412场,送戏下乡60场,文化惠民系列文艺演出15场。五是社会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全市新增城镇就业3.9万人,新转移农村劳动力414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5%。企业职工月人均养老金比去年度同期提高10.5%,基础养老金标准由每人每月105元提高至125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100%。基本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2152套,新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1188套。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成效明显,累计落实帮扶资金4.55亿元,累计实施村级扶贫项目1227个、贫困户脱贫项目10116个。六是平安惠州建设扎实推进。深入开展“3+2”专项严打整治行动和反恐断流行动,全力构筑立体化防控体系,两抢一盗等违法犯罪案件明显下降。扎实推进信访法治建设年活动,实现上访批次、人数双下降。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业下行压力加大。受国际原油价格下降和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全市石化和电子信息两大支柱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大幅回落,其中石化产业下降5%,电子信息产业仅增长7.8%,分别低于去年同期7.82.6个百分点。二是消费增长仍然乏力。受成品油价格下跌影响,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增长9.3%,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3.7个百分点。三是外贸进出口形势严峻。受外需疲软和我市重点出口企业产值下降等因素影响,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7.9%,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0.7个百分点。其中,进口、出口分别下降11.9%5.7%,分别比去年同期回落8.213.2个百分点。四是财税增收压力加大。受工业增速放缓、消费市场不振等因素影响,全市国税收入下降2.4%,地税收入仅增长1.3%,导致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仅增长12.3%,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7.4个百分点。对以上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想方设法加以解决。
二、下半年工作重点
下半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全力以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重点要抓好以下八项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经济运行调节。一是加强经济运行监测。继续坚持宏观经济监测月度例会和联合督导制度,加强对经济运行形势的分析评估和预判预警,牢牢把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确保年度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二是加强企业帮扶。切实落实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政策。常态化开展企业服务月活动,以优质、高效的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三是加大财税金融工作。抓好重点税源监控、税收征管、免抵调库等工作,确保重点税源及时足额入库,提升财税质量。抓住国家降息降准的契机,积极推进政银企合作,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二)进一步加大投资建设力度。一是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扎实推进今年列入省的72宗和全市202宗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抓好中海油二期、信利一期等重大产业项目和莞惠城轨、在建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年度投资建设任务。二是加快推进新立项投资亿元以上项目建设。加快401宗已开工建设项目的建设进度,促使一批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加快推进没动工项目动工建设。三是做好在谈项目前期推进。重点加大中广东太平岭核电、中海油三期、信利二期、中科院CIADSHIFA等在谈重大产业项目推进力度;做好赣深铁路、广汕铁路、深惠城轨等在谈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启动建设。四是加强优质项目储备。围绕打造四个超千亿元产业集群,充分利用各种产业园区,大力开展招商选资,确保完成全年招商引资任务
(三)进一步扩大内外市场需求。一是着力扩大内销市场。筹备办好第四届云博会、市农博会、鞋文化节等节庆展销活动,做旺消费市场。全面拓展网络消费、社区服务、居家养老、文化休闲、旅游度假等消费新热点。打响集贸市场改造整治攻坚战,确保年内完成149个集贸市场改造升级和综合整治。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力争年内新增120家农家店。二是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利用银行降息降准和“3·30”楼市新政等利好政策,引导房地产企业加快去库存,支持居民自住型和改善型住房消费,推动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三是着力稳定外贸进出口。全面落实国家、省稳定外贸增长措施,加大外贸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组织企业参加第118届广交会、高交会等重大展销活动,帮助企业利用展会抢抓订单。全力优化外贸出口环境,鼓励企业扩大外贸进出口,努力完成全年外贸进出口目标任务。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引智力度,提升利用外资水平。
(四)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做大做强四大产业集群。围绕“打造四个产值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目标任务,做大做强石化、电子信息、汽车和新能源、现代服务业四大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综合实力。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抓好粮食生产,确保完成省下达的粮食工作考评指标。年内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0家。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水平,增加市级示范社26家。提高农业科技装备水平,力争农机总动力达到141万千瓦。三是推动企业实施技术改造。用足用好省、市推动新一轮技术改造的优惠政策,力争全年完成工业技改投资216亿元,增长35%。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现有产业,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四是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加快推进石油化工、电子信息、中科院精密制造等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组建一批产学研创新联盟和新型研发机构。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大专利申请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全力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加大创新创业人才队伍的引进和培育力度,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
(五)进一步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一是大力推进“3+2”经济圈建设。加快推进深莞惠和汕尾、河源“3+2”经济圈建设,打造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3+2”城市群格局二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编制完成全市新型城镇化规划。推动全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推进中心城区优化升级和县城扩容提质,全面提升中心镇、专业镇发展水平,扎实做好“村改居”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三是加快推进两大平台建设。加快组建环大亚湾新区建设集团,提高新区的融资能力;推动新区三大起步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加快推进新区产业优化升级;全面加快新区一体化进程。加快制定实施潼湖生态智慧区总体规划,积极争取将潼湖生态智慧区上升为省的发展战略。发挥好城市建设投资集团平台作用,拓展融资渠道,不断完善潼湖生态智慧区基础配套设施。加快推进科融新城和国际合作产业园两个起步区建设。四是大力推进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加快推进惠城高新科技产业园、惠南高新产业园、东江高新产业园等7个省级以上产业园区扩能增效,提升各类工业集中区发展水平,提高大亚湾开发区、仲恺高新区对惠东、龙门两个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的帮扶实效。
(六)进一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一是加强统筹谋划。按照施工图和时间表,全面落实2015年改革工作要点。加快编制实施我市中长期改革规划。二是抓好重点改革任务有效落实。继续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公共资源交易、网上办事大厅、社会信用体系、国有企业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经济领域各项改革,打造一批改革亮点和改革品牌。统筹推进民主法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党的建设制度等各项改革。三是抓好改革试点工作。重点抓好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具有地方立法权城市等国家和省各项改革试点,积极争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市、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等一批新的改革试点在我市开展
(七)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一是扎实做好国家生态市创建工作。推进生态细胞工程创建,力争2015年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15个,国家级生态村2个,省级生态县(区)2个,省级生态乡镇6个,打造2-3个生态创建亮点片区。深入开展“美丽乡村”系列行动全面提升农村净化美化绿化水平。二是全面推进新一轮绿化惠州大行动。力争到2015年底,全市森林面积达到1056.5万亩,森林蓄积量达330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61.9%,森林碳储量达1.17亿吨。三是抓好节能减排降耗工作。进一步加大落后机电设备监察淘汰力度,力争2015年完成电机改造提升24.7万千瓦任务。确保2015年底前实现淘汰全部黄标车的目标,完成1500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任务。加快推进现有规模化养殖场治污工程建设。四是大力推进环境综合整治。继续实施“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新开河、望江沥、洛塘渠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做好大湖溪沥、陈塘河、莲塘布河等一批河涌整治项目前期工作。深入开展重金属污染防治,全面完成铅蓄电池企业整治验收工作,不断推动皮革、线路板等涉重行业的绿色化改造升级。强化大气污染防治,确保空气质量持续保持在全国74个大中城市前10位。
(八)进一步改善和保障民生。一是抓好十件民生实事的落实。加快财政资金保障力度,采取强有力措施,确保2015年度十件民生实事如期完成,办出成效,取信于民。二是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继续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项目建设,完成改扩建、新建2所中小学校,新增学位17845个。推进民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力争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标准化覆盖率达90%。加快推进惠州工程技术学校三期工程建设,申办惠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三是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市第一人民医院扩建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深化惠东、博罗、龙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做好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准备工作。继续推进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和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建成电子病历数据库。做好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和免费婚检等工作,提高重大疾病防控能力。四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力推进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和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加快推进市美术馆、惠城区“三馆一场”、博罗县美术馆等重点文化场馆建设,进一步推进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达标升级和行政村(社区)“五个有”文化设施、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继续深入开展送戏下乡、广场演出等城乡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惠民活动。五是加快发展社会保障事业。进一步提高低保标准、补差水平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落实好孤儿和城镇“三无”人员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做好慈善大病医疗救助和“大爱救心”活动,全面提升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水平。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1160套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950家。加大扶贫“双到”工作力度,确保年底顺利通过省的三年总考并取得优秀成绩。
同时,全力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立足新常态,把握新机遇,深入调查研究,加强战略谋划,坚持改革创新,注重衔接平衡,高水平、高质量编制“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各项重点专项规划。


附件:

粤公网安备 44130302100030 号  粤ICP备05103164号-1  网站标识码:4413030033
由惠阳区人民政府主办  惠阳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承办
建议使用Internet Explorer 9.0及以上, 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