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营造良好从政环境要从人抓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从政环境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核心是领导干部的党性问题、觉悟问题、作风问题。营造良好从政环境,要从人抓起,从人做起。 当前,一些地方和部门歪风邪气潜滋暗长,一些干部理想信念、作风状况处于“亚健康”状态。特别是随着改进作风的深入,有的干部感到“为官不易”,进而“为官不为”,缺乏担当精神,服务意识不强,相互协调有难度,说不行的多、说怎样行的少,大而化之的多、深入调研的少,设路障的多、设路标的少,当面说好办、背后就不办,等等。这说明优化从政环境依然任重道远。良好的从政环境需要党员干部共同创造和维护,关键是要按照“三严三实”要求,突出体现在五个方面。 遵守纪律的环境,是营造良好从政环境的重要基础。我们党是一个有严格纪律的党,必须时刻绷紧党的纪律这根弦。近年来,一些干部“四风”问题突出,根子就是党的意识淡薄了,党的纪律放松了,在党不想党的事业,考虑的多是个人私利。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是基本要求,每个党员干部都要牢记在心。要认真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执行党章,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决不能把个人的私利放在组织之上。只要我们党的意识增强了、党的政治纪律遵守到位了,各级组织就会成为一个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集体。 敢于担当的环境,是营造良好从政环境最重要的条件。责任担当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民主生活会上,许多同志查摆自己的问题,都觉得担当不足。身为领导干部,就应在其位谋其政,就是要做好该做的事,担好该担的责。现在有的同志不违规也不违纪、不吃请也不收礼,但也不干事不担责。比如,有一些群体性信访起初并不是很严重,就是因为有关领导不能在第一时间及时到达现场,相关的部门不能实现联动,把小事变成了大事,把小问题拖成了大问题。比如,有的同志遇事首先讲的是条条框框,上面规定和文件很多,就是拿里面某一条,当成全部条款,把局部小问题放在首位,无限放大成大问题。还有的一到关键时候就推卸责任,不敢主动往前站,出了事往后退。要进一步树立勇于承担责任的意识,从一些条条框框里多为干成事找依据,为怎样干找依据,而不是从里面去挑刺。对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勇于承担责任的干部,要积极向组织推荐;对那些推诿扯皮,占着位置不干事、拿着票子不干事,甚至对干事的还指手画脚,关键时候缺乏担当的人,要及时向组织反映,严肃追究责任。 用人导向的环境,是营造良好从政环境的关键之举。形成良好的从政环境,关键是要坚持正确的干部导向。只要主观上没有私心,公道正派地用人,把德才兼备的好干部用起来,就会带来一个地方的好风气。小平同志曾说过,选人要选改革者、开放者、实干者、公认者,要抛弃一切成见,要抛弃个人恩怨,考虑人的角度也要深化。我们要积极引导广大干部真抓实干,要坚决杜绝干部“逆淘汰”现象,决不让那些热衷于关系学、官场术的人受益,决不让那些投机钻营、说谎邀功的人获利,决不让那些拉帮结派、溜须拍马的人得势,决不能出现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甚至不干比干更得利的导向。 团结共事的环境,是营造良好从政环境的重要保障。会不会团结,能不能团结是对每个干部智慧和能力的集中考验。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工作、生活在一个团结和谐的环境里,就会心情舒畅、精神愉悦,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就可以集中精力做事情、一心一意干事业;反之,就会顾忌很多、身心疲惫,难以凝神聚力投入工作,自然也就无法成就一番事业。搞好团结关键是懂规矩、守规矩,按原则办事。要贯彻落实好民主集中制,会上要发扬民主、畅所欲言,一旦集体决策后,就要无条件执行。要依法依规按程序办事,议事规则,以及党内各项规章制度都要制定好、遵守好。要倍加珍惜在一起工作的缘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包容别人的短处,互相帮助,互相体谅,经常拽拽袖子,互相提醒,切忌在组织面前耍所谓的“小聪明”,否则,只会是自食苦果。 清正廉洁的环境,是营造良好从政环境的重要原则。当干部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当干部。古往今来,任何国家、任何社会、任何制度都不允许以权谋私、依权生财。应常怀敬畏之心,敬畏法纪、敬畏权力、敬畏组织,一个人心中有了敬畏,就能自觉约束自己,行为就有了规范、行动就有了方圆、做事就有了底线,知道什么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当前,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着力以制度建设优化从政环境,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监督。特别是对资金、项目、资源密集的部门和领域,要扎紧关严制度的笼子,严厉打击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权力滥用等行为,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努力让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蔚然成风。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2014年09月10日) 2014-09-11 点击次数
更多相关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