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生活会上的批评艺术
周晓侣
近期,新一轮党内民主生活会在全国范围内召开,“火药味浓”、“真敢批评”,这是舆论对各地民主生活会的评价。开好民主生活会,重在展开党内思想交锋。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既要有敢于批评的勇气,还要有善于批评的方法,这样批评才会更有效果。
批评要找准问题。钉钉子方位不准、目标不清,就会钉偏。批评不找准问题、不把握实质,就会流于形式、走过场。过去,在民主生活会上,批评武器用得不好,把民主生活会开成了“茶话会”、“神仙会”等,究其原因,就在于找问题时聚焦不准、重表象轻实质,偷工减料、蜻蜓点水,查找问题跑虚、跑空、跑偏。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关键是看问题找得准不准。按照“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批评是为了指出错误、帮助改正错误,最终达到搞好工作、团结同志的目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让批评站得住脚、使人信服,还得拿事实说话。在实施批评前,需要深入地调查和研究,弄清问题的症结和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因此,开展批评时,切忌对人不对事、捕风捉影、道听途说,对存在的问题,要直点其事,一针见血、直言不讳提意见,不搞避实就虚,不搞一团和气,把问题找准查实。问题看真切了,症结分析通透了,问题实质抓准了,这样的批评意见,才能让人更容易接受。
批评要良言相告。批评需要用语言来表达,是一个思想交流的过程。言为心声,任何批评的良好意愿,都必须通过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现实生活中,有些发自内心的批评,不乏从“爱护、关心、保护”的目的出发,只因语言逆耳,遭被批评者抵触,甚至反戈一击。“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让人难以忍受的批评,很可能让人记恨一辈子。楚汉相争时,谋士范增批评项羽,动不动就以“亚父”自居,若项羽不能采纳他的计策,就吹胡子瞪眼睛,甚至训斥道:“竖子不足与谋”,严重伤害了项羽的自尊心,最终失去项羽信任,病死回乡途中。因此,批评要让对方最大限度地采纳批评意见,就要和颜悦色,善于用平和的语气、中听的措辞,消除对方对批评的本能的反感。在开展批评时,切忌声色俱厉、电闪雷鸣,尽量把“忠言”用温和的、友善的语言“包装”一下,使批评的“忠言”变得“顺耳”、“悦耳”一些,帮助被批评者认识和改正错误。
批评要把好分寸。凡事都有个度,批评也不例外。恰到好处的批评,可以使人认识错误,并决心改正错误。批评的分寸如若掌握不好,乱打“散光弹”,随意贬低和挖苦,甚至连同他人的人格都一起拿出来批判,批评就会变质。批评一旦变成人身攻击,只会让受批评者产生愤怒、仇恨和报复的情绪以至反击,最终结果是既伤害了同志之间的感情,又达不到批评的目的。在民主生活会上,对需要批评的人和事,要进行善意的、负责任的、客观的批评,不搞因人而异,不能借“批评”之名,行泄私愤之实。掌握批评的分寸,还要善于区别对待自己和他人。敢于正视问题,勇于自我揭短,是共产党员党性觉悟的基本要求。在民主生活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不能拿着“电筒”只照他人,不照自己。要敢于带头自我批评,像鲁迅那样“解剖自己严于解剖别人”,先多找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多从自身找原因,把自己的问题往明里摆、往深处讲。自己带头开展了自我批评、承认了自身存在的问题,然后再对其他同志提出批评意见,这样既正视了自己的问题,又能让被批评的同志服气、更乐于接受批评。
《中国组织人事报》(2013-11-06 08版:职场经纬·要闻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