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文史资料和农业委员会的书面发言(三届五次会议)
2010-05-18 点击次数
政协惠州市惠阳区三届五次
会议发言材料之十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 学习文史资料和农业委员会的书面发言
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谐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对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建平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多年来,我区始终坚持把稳步提高农产品质量、保证全区人民餐桌安全作为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来抓。目前我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雏形已基本形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区于2003年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区政府拨出85万元专款启动资金,购置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果蔬残留农药速测仪器设备,开展日常检测工作。区检测中心现在每天对淡水城区15个市场轮流监督抽检,抽检覆盖面约占淡水城区的85%,抽检样品平均合格率达到98%以上。我区兽医检测实验室也已初步建成并运作,目前实验室配备人员13人,配有酶标仪、洗板机、离心机等仪器设备,可初步开展畜禽免疫抗体水平监测及“瘦肉精”等违禁药的抽检工作(快速试剂检测)。同时,我区投入资金80多万元,建成了水产品质量检测、渔业环境监测和水产养殖疫病监测“三合一”实验室,面积180平方米,并配备了实验人员和部分必要的仪器设备,目前仪器设备正在安装调试,准备投入试运作。
虽然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得到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基础薄弱,起步较晚,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仍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仍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少数生产经营者缺乏质量安全意识;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投入不足;农产品的检测体系尚不健全;农业投入品监管困难等等。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农民的安全生产意识。要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作用,向广大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努力营造人人都来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真正形成政府领导、部门监管、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格局。同时要针对当前突出的农产品有害物超标问题,向农民推广普及安全使用化肥、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和动植物生长激素等知识,对农民进行农产品安全质量专业培训,从生产环节把好农产品安全质量关。
二、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农产品质检体系的硬件装备。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包括设备投入、检测成本、人员培训、认证认可等多项开支,经费需求量大。建议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的投入,不断完善农产品质检体系的硬件装备。一是充分利用国家的投资政策,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投资项目,不断完善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建设;二是区财政预算每年要安排一定的资金投入,用于增加购买必要的检测仪器设备、人员培训和保障检测工作运作经费等;三是各镇(街道)、经济开发区也要逐步加大对镇级检测站的投入,确保镇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正常开展。
三、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带动农户提高标准化生产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推进农业标准化是关键。一要加快农业地方标准的制定。以名、特、优农产品为重点,根据我区农业生产和市场的需求,制订一批覆盖种植、畜牧、水产养殖等主要产业的农业地方标准。同时要鼓励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企业标准,使我区逐步建立、健全与现代农业相适应,以国家标准为主导,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相协调的农业标准体系。二要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推广。通过技术培训、科技下乡、技术咨询等方式,组织农民按标生产,指导企业按标加工、包装和销售,并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的主导作用,带动农户提高标准化生产能力。
四、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加快“三品”认证步伐。农业“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定认证工作是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突破口。因此,要依托我区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基地和农户大力发展“三品”农业。要引导和鼓励企业和合作组织树立商标意识和品牌意识,以提高产品质量为基础,大力培育具有市场前景、效益好的名牌产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要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设立无公害农产品专销网点,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市场覆盖率。要加强对名牌农产品的宣传推介,积极组织名优农产品参加各类展示、展销会、博览会,不断提高我区名牌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加大农业行政执法力度,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安全。一要加强农资生产销售环节监管。加强对农业生产环节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监督管理,严厉打击非法使用、添加国家禁用药物,逐步完善农资生产经营主体登记管理制度,做到一个主体一个档案,建立健全生产、经营档案,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实现农资产品质量全程跟踪和可追溯管理。二要加强农资使用环节监督检查。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农资使用环节监督检查计划,指导建立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制度,杜绝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加大对我区的农业龙头企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区等大型生产基地执法检查力度,从源头上控制有毒有害物质在生产基地环境和农产品中的残留。
六、完善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促进农产品安全流通。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是切实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主改方向和有效途径,也是确保农产品消费安全的最后一道关口。一要加大市场准入制度的执行力度,逐步实现凡质量卫生安全指标不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强制性标准的农产品,一律实行市场退出或者销毁,不得进行交易和销售。二要督促生产基地、龙头企业、批发市场、大型超市建立和完善质量卫生安全检验检测手段和内检制,控制有害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三要加强食用农产品标识管理工作。要督促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从事农产品收购的单位或个人按规定标识销售的农产品,未经标识,不得销售。对未按规定标识和冒用、虚构质量标志等违规行为,要依法进行处罚。
七、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培育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引导和带头作用,是实现农产品全程质量安全管理的有效的途径。因此,我们要积极培育能带动我区优质稻、食用菌、蔬菜和水果等特色农业发展的农业龙头企业,积极推行“公司+示范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进行标准化生产,将农产品规模做大,质量做优,产品做精,品牌做好。同时通过多种营销方式,实现“产、供、销”一站式经营服务,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与农户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连结机制,真正解决农产品生产与市场脱节问题,真正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
政协惠州市惠阳区三届五次会议秘书处 201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