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区农村教育发展,努力实现
教育公平的几点建议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温家宝总理也曾强调:“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教育涉及千家万户,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实现教育公平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始终不懈的追求目标。
教育公平的原则应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民接受教育的机会要公平,适龄青少年都应当享有公平地受教育的权利,这就要求我们以更大气魄和更大决心发展教育事业,科学公平地配置教育资源,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的愿望。二是公民教育的过程要公平,要能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享受到同等的优质教育资源,这就要求每一所学校都应在资源配置上体现公平的原则,使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学校优质的教育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正确领导下,我区在促进教育公平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尤其是近几年成就更为突出。但是,因我区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原因,义务教育发展还是不够均衡。城乡教育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在硬件建设、师资配备、学校管理、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农村教育的发展比较滞后。这一现象制约了我区教育的公平发展,为此,本人现就如何进一步促进我区农村教育发展提几点建议:
一是改造农村教学用房,特别是全面实施危房改造。据了解,目前,我区农村学校共有C级危房维修项目31个,D级危房改造项目41个,总面积近4万平方米。这一现状对我区农村教育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为此,区政府应该在危改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教育局和有关部门组织落实,争取完成农村学校危房改造任务。同时,进一步对农村教学用房情况进行排查,该扩建、重建、新建的校舍要做出计划,继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二是通过创建教育强镇活动,全面提高政府办学的质量。目前,我区淡水街道、沙田镇、秋长街道已成功创建为“教育强镇”,对推动我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开了一个好头。但,仅有三个镇(街道)达到这一目标还是不够的。我区应该借“三镇(街道)”成功“创强”这一东风,鼓励、帮助其它有条件的乡镇尽早落实创强计划,以更好更快推动各镇加大教育投入、完善设施建设、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学水平。
三是改善农村教学条件,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目前,我区农村学校实验室、功能室、电教室、图书馆、教学用电脑、电化教学资源库等的建设还比较落后,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为此,还要想方设法改善农村教学条件,积极推进农村教育现代化建设,通过多途径投资,分阶段推进的策略,力争早日实现我区农村中小学教学信息化、教学硬件现代化的目标。
四是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经过多年努力,目前,我区农村教师队伍质量已有所提高,但总体水平还是不够理想。为此,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继续加大引进优才的力度,对教学骨干人才给予适当照顾,吸引更多外地人才到我区农村学校任教。加强培训,对农村教师培训要拟出计划、拨出专款,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充分发挥我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培训优势,多轮次、多途径加大培训力度,特别是加强对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和现代教学手段的培训;另外,应着重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校长的培训,努力开拓学校领导人的视野,增强其治校的能力。通过城乡教育联动发展活动,加强支教、帮教工作。对参加支教、帮教的人员,一方面要加强优选,以保证支教、帮教工作的严肃性与实效性;另一方面,应给予政治、经济上的支持。鼓励学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培训教师。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促进我区农村教育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是我区建设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战略措施,需要政府各部门(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最终达成。我相信,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我区农村教育将进入发展快车道,我区教育公平发展的理想也一定能实现。
(发言人系民盟惠阳总支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