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种职业,除了要面对凛冽的寒风,烈日的炙烤,还要面对腐败恶臭的垃圾,蜂拥而至的蚊虫,常年置身于最苦最累的生活垃圾填埋生产第一线……一般人都不愿意选择它——垃圾处理工。但是,我们身边就有一个人,他视生活垃圾处理为神圣的工作,一干就是10多年,在极其平凡的岗位实现了极其不平凡人生价值——他就是今年荣获“广东省劳动模范”称号的区环卫局生活垃圾处理场场长刘胜强。
变废为宝,开创惠阳垃圾分类收集先河
今年49岁的刘胜强,10多年来一直与垃圾打交道,无怨无悔,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垃圾王”。早年,生活垃圾填埋作业往往是一填了之,既增加了垃圾填埋区的库容量,又白白浪费了垃圾堆中的大批“宝物”。对此他看在眼里,心里感到无限惋惜和焦急,于是提出在垃圾终端处理时实施分类收集的建议,并得到了区环卫局领导的支持和肯定。从2002年起,他在垃圾处理场建立垃圾分拣队,一个月收回近400吨“宝物”,每年为单位创造经济利润10多万元,减少了垃圾填埋库容量5000多吨,解决了40余名外来人员的就业问题,并为我区推行垃圾分类收集积累了宝贵经验。
技术改造,减少垃圾处理对环境的影响
惠阳在快速崛起,城市在发展壮大,原来地处城郊的我区龙尾坑生活垃圾填埋场逐渐成为城区中心,且超期使用10多年,处理垃圾难度日益增加,垃圾臭味对周边市民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较大不利影响。为此,刘胜强日夜琢磨解决办法,在区环卫局领导的支持下,填埋场从2005年开始进行技术改造,扩大场区容积近120多万立方米,有力地缓解了我区垃圾填埋的压力。同时,他积极带头做好填埋区除臭及覆膜等工作,自2008年以来,填埋场每天投入除臭剂100多公斤,铺膜2万多平方米,有效地减少了垃圾处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科学治理,提升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
为消除垃圾渗滤液对东江饮用水资源的污染和垃圾沼气对环境的影响,刘胜强提出实施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的构思并得以实施。2004年,我区在垃圾处理场建设了现代化的垃圾渗滤液处理中心,2009年又与深圳相控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设沼气收集治理工程。目前,渗滤液处理中心每天处理量达100多吨,并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一级标准排放;沼气收集治理第一期工程完工投入试运行,待垃圾处理场全部封场、沼气收集第二期建成后(预计2013年底),收集到的沼气将用来发电,大大提升我区垃圾处理无害化、资源化水平。
10多年来,刘胜强坚守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无私地将青春年华奉献给了环卫事业。他个人连续多年被各级授予荣誉称号若干。其中,2003年,他被惠州市规划建设局评为先进工作者;2006年被评为惠阳区优秀城市美容师;2009年被评为惠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个人;2010年被评为惠州市劳动模范;2012年被评为广东省劳动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