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惠阳动态 > 乡镇要闻
他把自家老屋院子改造成传唱“惠阳皆歌”的舞台
发布日期:2018-05-31 17:33:12    来源:区新闻中心    发布机构:区新闻中心    点击次数:-

  乡村行④

惠阳区新闻中心《乡村行》采访组第四站走进永湖镇吊沥村,采访一直致力于传唱、推广“惠阳皆歌”的廖强先生

 

QQ截图20180531173440

   千百年来,惠阳的客家大地,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惠阳子民,能歌善舞的惠阳人养成了用歌舞传唱婚嫁喜丧、农事节日的习惯。他们聚集在河边、堤坝,或喜极而歌,或悲痛而舞……久而久之,逐步形成独具惠阳特色的“惠阳皆歌”。
  近年来,包括“惠阳皆歌”在内的不少传统文化日渐式微,作为省级非遗“惠阳皆歌”的传承人,廖强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原来一直在深圳、淡水经商的他干脆返回从小长大的家乡永湖镇吊沥村,把自家老屋院子改造成可以现场表演、唱歌的舞台,办起了一个“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将惠阳非遗皆歌工作室、区文艺家协会工作室、惠凤客家艺术团工作室等搬回家。通过这种方式,让“惠阳皆歌”这项传统文化回归到这片质朴的客家土地上,继续传唱下去。
  跌宕起伏闯人生,一朝功得“山歌王”
  5月29日,区新闻中心《乡村行》采访组来到吊沥村廖强老屋,见到了这位“客家山歌王”廖强。
  在小时候廖强记忆里,妈妈“出口成歌”,山歌随口而出,不仅音律押韵,而且言简词顺,曾连续唱了三天,竟然没有一个错别字。耳濡目染中他也时常哼起客家山歌,读小学的时候,他自编了一首皆歌《种甘蔗,不吃进口糖》,音乐天赋崭露头角。并在后来的日子里前后创作了100多首客家山歌,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被人们被誉为“客家山歌王”。
    鲜为人知的是,他创作的皆歌背后往往都是真实的故事,悠扬动听的皆歌背后,是创作者跌宕起伏的人生境遇。廖强的人生阅历很丰富,给别人洗过衣服、修过车、杀过猪等等。而在那段艰苦时期,他就常常用山歌来消遣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也给他创作客家山歌带来不少灵感。创作出《沥翻歌》、《霞角古村》、《淡水古墟》、《淡水古文》、《请到惠州来》、《云儿带我找爹娘》等作品,歌词口语化,唱百姓生活中的事情,还反映了惠阳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喜人变化,歌颂了客家人勤劳朴素和热情好客的品德。至今,他去过马来西亚、泰国、美国等30多个国家演出,为“惠阳皆歌”的发扬与推广,发挥了积极地作用。
  五湖四海来拜师,只求皆歌广为传
  “我来自北京”、“我来自黑龙江”、“我来自湖北”、“我来自甘肃”、“我们来自江西”……“惠阳皆歌”作为本土传统文化的标志之一,引起了不少现居惠州,来自五湖四海的“新客家”对它产生浓厚兴趣。黄兆江、杨桂明、吴还桥等“新客家”是惠凤客家艺术团的一员,也是廖强的“铁粉”。
  “汝爱唱歌就来唱呐,勒唱山歌啦,涯唱情歌愚接框唱皆歌,山歌皆歌一家亲啦。”5月29日这一天,区新闻中心《乡村行》采访组在吊沥村廖强的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舞台前看到,廖强正带着9名“新客家”唱起了“惠阳皆歌”(左图),他们唱的生动自然,清亮委婉,乍一听还以为是真客家人唱出来的。“喜欢一座城市,首先要喜欢她的文化”。黄兆江、杨桂明夫妇本是江西人,在深圳退休后定居惠州,至今已经是第四个年头。他们说,起初大家都是普通的音乐爱好者,到惠州定居后,通过各种渠道认识了“惠阳皆歌”这种独特的传统声乐,并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认识了廖强,被他的学识所折服,拜他为师。合唱团在文化交流中心刚开始学“惠阳皆歌”之时,廖强从客家文化入手,一字一句细致地教导他们客家文化的精髓,在一年不到的时间,就教会这群“新客家”唱多首皆歌和多种演唱形式。就在5月27日,由这群“新客家”组成的“新客家好合唱团”刚刚获得了“亚洲(国际)音乐大赛岭南赛区声乐比赛”成人组一等奖的佳绩。
  通过学习传唱“惠阳皆歌”加深了他们对惠州的热爱,合唱团也已扩充到30多人。未来他们希望更多的“新客家”能加入进来,让惠阳的客家文化能得以传承与发展。
  传统文化点薪火,“惠阳皆歌”传八方
  在廖强的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内,他专门请人将自家老屋的外墙画上客家人生产作息的墙画,并在上面写上了他创作地皆歌,让来这里的人们都能感受到传统客家文化的熏陶。而事实上,他这个交流中心,隔三差五都会有人前来参观学习,他也孜孜不倦地向人员传授“惠阳皆歌”的知识。廖强将文化交流中心搬到家乡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要在这片传唱惠阳皆歌百年的客家土地上,继续传唱那美妙动听“惠阳皆歌”。
  “只要当地有需求,我都会为群众做培训”。据廖强介绍,他本人经常受深圳文化部门邀请,到当地进行授课,但他心底始终更期望在惠阳传播传统文化。因此,只要是惠阳当地文化部门邀请他,他不但从不推辞,而且求之不得。在他看来,学习“惠阳皆歌”的人越多,这门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而他,也多次向有关部门表示,只要有需要,他愿意免费向群众传承这门传统文化。为此,他也成为惠阳青少年宫的课外校长,并且经常应邀参与区、镇文化部门的客家文化推广活动,积极助力“惠阳皆歌”登上舞台。
  在包括廖强在内的“惠阳皆歌”传承人的努力下,近些年来,“惠阳皆歌”开始更加频繁地在惠阳各种文艺活动中亮相。其中,我区近两年陆续在各地举办的“百姓欢乐舞台”上,演唱“惠阳皆歌”的群众就成为舞台上的常客,而他们所唱地皆歌也是当地群众喜爱的节目之一。
  人物简介:
  廖强,惠阳永湖镇吊沥村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着作权协会、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人联合会、音乐委员会副主席,广东省民协、电影业协会、流音协会会员,中国红领巾模范学生、关心下代工作委员会教育发展中心、团中央青少年交流中心(广东执行主任)惠阳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惠凤客家传播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艺术团团长,广东省“非遗”《皆歌·客家山歌》传承人,惠州馆国际海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惠州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几年来深圳聘请专家教授团成员。个人全国出版和发表原创作品一百多项(首、部),编剧(编导、词、曲、唱)六十多部作品,电影演员、歌唱家、企业家等,六年来世界各地和国内专场巡演与参演共1650多场,参加各会与团顾问和名誉会长等共有二十多个。

相关链接:

永湖吊沥村葡萄园种出好光景

   乘车从淡水出发沿惠南大道北上,在永湖镇的圆盘处打个弯,顺着357省道约4公里到吊沥村,路边连片的葡萄温室大棚颇为壮观。
  “哇,好甜啊,就像吃了蜜一样!”虽然距离葡萄采摘季节还有一周的时间,但还是有不少游客“钻”进吊沥村的峰记生态提子园,想来采摘一番,但园内除了少量成熟的葡萄,大部分葡萄还未成熟。为了不让来访的游客失望,老板李伟峰亲自采摘了少量初熟的葡萄给游客品食(右图),眼前一串串紫的、黑的、红的、绿的晶莹剔透的葡萄让前来的游客爱不释手、兴奋不已。
  “我们的葡萄园有夏黑、金手指、紫翠等9个品种。”在园内,一串串晶莹剔透、果肉渐满的葡萄挂满枝头,让人垂涎欲滴、甜沁心脾。因土质优势适宜果树的生长,当地葡萄很受市场欢迎。李伟峰亲告诉笔者,以前他在秋长打工,2016年到吊沥村搞葡萄园。目前,葡萄栽种面积达50亩。为了适应市场新需求,他积极引进新技术和新品种,在园内采用了“连栋大棚”技术。据了解,“连栋大棚”优势明显:第一能提高葡萄抗自然灾害的能力;第二是腾出了大量的空间,葡萄产量能提升。据他介绍,6月首批葡萄将迎来收获期,今年预估计能有7、8万斤的收成。
  据了解,吊沥村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357省道贯穿其中,与良井镇相近,距离莞惠高速出口不到2公里,广州、深圳、东莞游客1小时就可到达。当地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及交通区位优势,大力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了乡村振兴发展的干群共识与各界合力,提高了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
   

 

QQ截图20180531173455

   村庄名片:

   吊沥村位于永湖镇东部,地理位置优越,依山傍水,风景优美,村风民风淳朴,有着客家人好客的优良传统,是深圳、东莞外出旅游的后花园。辖区面积8.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40亩。户籍人口3465人,常住人口2105人。下辖杜排、新邓屋、老邓屋、李屋、黄屋、石头屋、张屋、廖屋、陂头背、谢屋、牛角靓、吊沥围、桥背沥、黄泥丘、风龙窝共15个村民小组。
  吊沥村积极响应政府振兴乡村经济的号召,在做好本地特色农产品茨菇的同时,积极引进了由本地村民合资建立的自主产业葡萄园、火龙果园、番石榴园等附加值高的农产品进行规模种植,实现多元化的现代化生产基地,为振兴乡村经济添砖加瓦,也有效发挥了本地特色农业的优势,带动了群众共同富裕。
  据田伟才所着《永湖史话》介绍,吊沥村张里垅(地名)在该村的最东面,从前有村民从张里垅村投永湖圩,从东向西行至永湖圩,把路过的每村一店、一庙一沥、一塘一山写入诗内,作了一首民间流传至今的打油诗《路游诗》:
          路游诗
          开门看见赤沙堆,(即即四大围村)
          吊沥围人门有开。(到了吊沥围村天还未亮)
          最好钓鱼桥背沥,(即桥背沥村)
          岭皮捕狗叫哀哀。(即捕狗岭)
          阿姨来到官田圳,(捕狗岭前面的水沟名)
          社下人喊发神牌。(庙名)
          行前几步西门笋,(西门笋村)
          风嘴有店有饭卖。(即坝心村茶店)
          棱角塘糖好踏板,(风嘴田塅一个水塘名)
          新糖六水透心凉。(即新糖园村)
          食得多来肚又涨行到湖尾屎享享。(到了何老屋村)
          岘壳岗人,人喊打,(即光辉小组)
          好得庵中来避开。(永湖东北面河边的一座庵,叫庵下即到了永湖圩)



附件:

粤公网安备 44130302100030 号  粤ICP备05103164号-1  网站标识码:4413030033
由惠阳区人民政府主办  惠阳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承办
建议使用Internet Explorer 9.0及以上, 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