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惠州市惠阳区粮食安全保障“十三五”规划》业经五届9次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迳向区粮食局反映。
惠州市惠阳区人民政府
2017年6月12日
惠州市惠阳区粮食安全保障
十
三
五
规
划
2017.6
目 录
第一章 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 4
第一节 发展现状 4
一、全区粮食供需平稳 4
二、粮食仓储设施老化落后 5
三、应急保障体系初步形成 5
四、粮食流通监管规范有效 6
五、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6
第二节 面临形势 7
一、粮食安全被摆在国家安全的战略位置 7
二、资源和环境压力增大,粮食增产空间减弱 7
三、粮食需求逐年增大,外购粮食数量增长 8
四、粮食储备任务增加,粮食仓容缺口增大 8
五、粮食质量检测能力、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 9
第二章 总体要求与发展目标 10
第一节 总体要求 10
第二节 发展原则 10
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 10
二、优先应急、突出重点 ……………………………………………… 11
三、政策引导、市场运作 ……………………………………………… 11
四、上下衔接、切合实地 ……………………………………………… 11
第三节 发展目标 12
第三章 主要任务 15
第一节 加强粮油仓储体系建设,保障粮油储备安全 15
一、修复“危仓老库” 15
二、提升仓储设施功能 15
三、推广科学储粮新技术 16
第二节 加强粮食应急供应体系建设,完善粮食应急保障机制 18
一、健全粮食应急供应网络 18
二、提高粮油应急配送能力 19
三、增强粮油应急加工能力 20
第三节 加强粮油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确保粮油质量安全 20
一、加强检验检测基础设施建设 20
二、逐步提高检验检测能力 21
三、强化检验检测队伍建设 21
第四节 形成保障有力的粮食流通体系,提高粮食综合流通水平 22
一、培育行业龙头企业 22
二、丰富粮油特色产品 22
三、推进主食产业化 23
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 24
第五节 加快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提升粮食流通产业水平 25
一、创新粮食行业经营模式 25
二、延伸粮食产业链条 25
三、培育区域性国有企业 26
第六节 加强粮食流通市场监管,维护粮食流通秩序 26
一、完善粮情监测数据采集平台 26
二、建立粮情监测预警分析系统 28
三、健全粮情信息服务发布体系 30
四、完善粮油质量安全监管机制 31
五、积极参加粮油二维码质量溯源平台 32
第四章 保障措施与组织实施 34
第一节 全面落实依法治粮 34
第二节 强化粮食安全责任 34
第三节 着力深化改革创新 35
第四节 强化粮食科技和人才支撑 35
附录1:粮食安全现状分析 37
附录2:重点项目及任务 45
第一章 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
第一节 发展现状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社会对粮食等农产品需求持续较快增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是针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新形势所提出的保持农业平稳较快发展的重大任务。
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形势将受人口持续增长、耕地不断减少、淡水资源趋紧等因素制约,农业比较效益进一步降低,这将对发展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供给产生不利的影响。这些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粮食生产,降低主要农产品供给的稳定性。近年来,我区粮食流通现状是:
一、全区粮食供需平稳
“十二五”以来,针对我区属于粮食主销区的现状,我区准确研判市场形势,坚持以适应粮食流通市场化为总要求,以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中心,全力保障粮食市场稳定供给。近年来,我区粮食供需处于平稳状态,市场流通安全有序。详见表1-1。
表1-1 惠阳区近三年粮食产需供给情况
(混合粮)
年 份
|
粮食总产量(万吨)
(万吨)
|
粮食供给量(万吨)
(万吨)
|
粮食需求量(万吨)
(万吨)
|
2013年
|
3.74
|
17.5
|
16.16
|
2014年
|
4.14
|
18.4
|
17.23
|
2015年
|
4.6
|
25.3
|
24.79
|
二、粮食仓储设施老化落后
我区现有成规模粮食企业15家,总仓容12.83万吨。其中:国有企业7家,完好仓容2.07万吨,需大修仓容0.8万吨;民营企业8家,总仓容9.96万吨。这些仓库类型主要是平房仓、浅圆仓、楼房仓。在粮油仓储设施中,由于仓容规模小、建设年代久等原因难以配置环流熏蒸和气调设施,虽然都安装机械通风,但保粮条件依然简陋,大部分靠传统熏蒸作业和降温散热。按照落实新增地方储备粮规模的要求,我区当前的粮库仓容不足,功能、储粮设备和配套设施较为落后,“危仓老库”并存,粮食仓储信息化水平低。全区的社会中小型粮商,提升仓储水平的资金来源不足,员工缺乏安全技术和防风险意识,现代物流技术应用、粮食物流仓储设施建设进展缓慢。
三、应急保障体系初步形成
按照省市要求,我区制定了《惠州市惠阳区粮食应急预案》,建立了粮食应急供应管理制度和启动运行机制,初步形成了粮食市场监测预警系统,加强了对全区及省内外粮食市场供求状况、价格动态等信息的采集、整理、分析、预测,为粮食应急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在粮油购销旺季期间,积极筹措粮源,做好随时启动应急供给预案准备;组织开展应急征用物资场所调查,制定了惠阳区粮食应急物资征用和补偿实施方案、防空袭粮食应急保障方案,多方筹措调拨粮源,做好随时启动应急预案的准备;严格执行《广东省军粮质量管理暂行办法》,落实军供粮油统一由市军供部门配送管理,提高军粮应急保障能力。按照国家、省要求建立完善粮食应急供应网络,积极开展粮食应急演练,全区已经设立粮食应急供应网点10个,粮食应急加工企业2家,应急配送中心1个,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初步形成。
四、粮食流通监管规范有效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粮食工作部署,大力开展制度、执法体系建设等工作,始终把监督检查作为首要,切实维护粮食流通秩序。一是创新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方式。利用“互联网+粮食”,对在库储备粮油实行全天候实时监控。二是实行联合执法监管。出台了《惠州市惠阳区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联合执法制度》,执法内容涵盖有粮油质量、粮油流通、粮油价格等方面;定期开展联合执法监督检查活动,查处无证无照从事粮食生产经营活动、涉粮安全隐患整改不力、压级压价等违法行为,特别在重大节假日、重大会议、重大社会活动期间和突发事件、群众关注度高的事件等方面,较好地维护了全区的市场秩序。三是积极推广参与粮油“二维码”溯源系统。2014年市推出溯源系统后,我区积极响应,广泛发动,目前我区已有2家粮油企业5个产品加入粮油二维码溯源系统。
五、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我区通过实施品牌带动、培育龙头企业等举措,推动民营企业发展。全区纳入统计范围的粮油企业13家,大米年加工能力11.5万吨。目前我区粮油加工企业发展活跃,具有规模优势的龙头企业逐渐显示带动作用,质量品牌意识较大提升。
第二节 面临形势
一、粮食安全被摆在国家安全的战略位置
粮食安全问题被列入《国家安全法》里,体现对粮食安全重要战略意义的重视。国务院和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政府责任制的意见,进一步强化了各地政府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的责任。《习近平与“十三五”十四大战略》系列文章指出:我国是人口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提出:“要依靠自己保口粮,集中国内资源保重点,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区作为粮食主销区,“十三五”期间做好粮食安全保障工作尤为迫切。
二、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粮食增产空间减弱
粮食生产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随着“新四化”尤其是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区粮食生产环境和条件发生很大变化,比如可开拓耕地面积有限、水资源季节性短缺明显、自然灾害频率增加以及粮价走低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人工成本上涨,粮食安全综合生产能力提高面临不小的困难,预计“十三五”期间我区粮食产需矛盾将会进一步凸显。
三、粮食需求逐年增大,外购粮食数量增长
我区粮食供需缺口大,主要依靠从省外购入弥补。从省外供给来看,主要从湖南、江西、广西等省调入,综合考虑人口增长、消费升级、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随着城乡居民口粮和供应用粮需求不断增长,饲料等其他用粮需求继续增加,预测“十三五”末我区外购粮食数量将大幅增加。
四、粮食储备任务增加,粮食仓容缺口逐步增大
一是“十三五”时期,我区储备粮增储、粮食仓储设施建设以及相应监管等任务十分繁重。在地方储备粮增储方面,市下达我区新的储备任务。二是在粮库建设和维修改造方面,按照新的储备粮规模计算,我区粮库缺口大,部分仓容逐步报废,需要维修改造和提升功能粮库仓容多。如果没有改造或新建库,老粮库超高储存,也时刻面临着仓房垮塌和霉烂变质等不安全隐患。三是粮食的调销考虑到市场和财政负担因素,占用了银行信贷资金,由于周转不及时,难以发挥应有的经济和社会作用。因粮食调销占用资金问题,也会带来粮食管理费用开支增加,粮食企业的政策性业务亏损加大,严重制约了粮食经济的健康发展。
五、粮食质量检测能力、信息化水平急待提升
一是《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以来,虽然我区不断完善粮食质量监管的各项制度,但目前我区粮食质量检验检测体系不健全,无法用现代化检测手段全面有效对粮食质量安全进行实时监控,远不能满足现代粮食流通的粮食质量与卫生监管工作的需要。二是粮食购销企业和粮油加工企业缺乏粮食收购销售环节质量安全快速检测仪器,难以对收购和销售的粮食质量安全进行严格把关,绝大多数加工企业不具备检验重金属、农药残留、真菌霉素及各种食品添加剂的能力。因此加强粮食质检体系、提升质量检查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用粮安全,在“十三五”期间尤为重要。
近年来,虽然我区部分粮仓实施了储备粮实时监控和粮库远程监控系统项目,参与了粮油二维码质量溯源平台。但是我区粮食系统信息化建设起步晚,技术相对落后,资金投入不足,与信息化的本义要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随着粮食现代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互联网+”行业的应用,是“十三五”期间粮食产业由传统迈向现代、由粗放转向集约的关键性因素。
第二章 总体要求与发展目标
第一节 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中国梦”执政理念为指导,紧紧抓住国家建设“一带一路”的政策机遇和有利条件,以构建“新思维、大流通、新渠道、大贸易”为目标,依托国家、省粮食局实施“粮安工程”和“南粤粮安工程”的主题,依靠粮食求生存,跳出粮食求发展的思路,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政策资金支持,以服务“三农”、搞活流通、保障供给、守住底线为目标,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综合集成、注重实效的原则,建立现代化的粮食流通体系,加大仓储基础设施建设与功能提升,努力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第二节 发展原则
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全区建设规划由区粮食局集中制定,并积极做好具体实施工作。按照粮食安全政府责任制的要求,根据我区实际和工程建设要求,依据财力物力条件,安排布局项目,分期分批分级实施,规划对应2016年、2018年、2020年三个时间节点,总体规划一步到位,根据资金筹措情况分步实施,适时修正。
二、优先应急、突出重点
优先实施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急需解决的项目建设,突出区域中心,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重点项目,予以重点实施,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各项建设。重点支持粮食物流节点、仓储设施、“危仓老库”修复,粮油应急供应、粮情监测预警等方面,有效解决制约我区粮食安全的短板问题。
三、政策引导、市场运作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注重调控政策引导优质资源的集聚效应,以企业为主体建立市场化运作模式,创新投资融资、经营管理方式,创造条件加快项目建设,为多种投资主体创造良好的运营环境,增强“粮安工程”建设的生机和活力。争取区政府对“粮安工程”建设项目规划、项目用地、资金投入、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支持,充分发挥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政策作用,引导各种市场主体、社会资金参与建设。以省、市政府粮食安全保障“十三五”规划为指导,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推进完善国有粮食企业集团化发展模式,促进资产、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同时要求粮食企业购买财产险,切实提高企业融集资金、掌控粮源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四、上下衔接、切合实地
规划要主动对接省、市总体规划,兼顾毗邻县(市、区)状况,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规划对接现代化建设,既要高起点,又要结合粮食行业实际,以满足需求为目标,防止过度建设。结合“一区一企、一企多点”改革,注重资源整合,统筹全社会粮食仓储、物流、加工、供应及应急、质检、信息化等建设,注重各项目之间有效衔接,促进“五大体系”相互整合融合,协调发展,以较少的投入实现效益最大化。积极争取中央、省、市的支持,用好用活国家相关扶持政策。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运用退城进郊、资产置换等手段,盘活行业存量资产。
第三节 发展目标
从目前我区粮食流通现状看,粮食安全保障工作发展目标设定为:强力推进粮食物流中心、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和修复,完善粮油供应体系,加强粮油检验检测能力;促进粮食流通活跃,形成保障有力的粮食流通体系;推进粮食行业信息化,实施“互联网+粮食”战略;加强粮食流通市场监管,维护粮食市场秩序。
一、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基础
针对我区的粮食仓储设施相对落后、仓容严重不足的现状,“十三五”期间我区要加强粮食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全区国有粮库项目建设,引导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参与粮库建设,扩大粮食仓容规模;加快“危仓老库”的维修改造,提高我区仓储能力;实现粮食有效仓容快速增加,形成储备功能完善、品种结构优化、储存方式灵活、承储主体多元的粮食储备体系;完善粮食应急供应体系,建成一个粮食应急配送中心,确保粮食有效供给。
二、进一步推进粮食流通产业链发展
根据我区粮食生产布局、粮食流通特点、粮食企业设施情况,从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促进骨干粮油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和指导全区粮油企业进一步发展粮食产销合作,发展符合我区消费实际的主食产业,促进粮油企业向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产业链条延伸。
三、进一步提升粮食信息化管理水平
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潮流下,粮食流通信息化是实现粮食流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是实现粮政管理的高效和快捷、增强市场监控监测和宏观调控能力的重要手段。“十三五”期间,我区要以省市粮油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构建粮油企业诚信平台,推进全区粮油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粮油企业数据库和粮油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继续发动参与粮油二维码溯源系统建设,扩大系统在粮油产品的普及和应用。
四、进一步规范粮食流通市场秩序
“十三五”期间,要进一步规范粮食流通市场,加强粮食监测监管,形成科学监测、数据可靠、发布及时的粮情监测预警体系;健全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体系,切实做到机构、职能、人员、经费“四落实”;加强监督检查队伍建设,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强化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机制,创新检查方式,加强对地方储备粮的监管,确保储备粮油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强化粮食流通监督检查部门协作机制,加强粮食领域多部门联合执法,维护正常的粮食流通秩序。
我区“十三五”粮食安全保障工作的定量目标是: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2016~2020年),基本形成符合我区实际的现代化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形成全区粮食储备充实可靠、粮食设施先进完善、粮食流通顺畅有序、粮食信息管理现代化、粮食监管高效规范的良好架构,确保全区粮食持续安全。
年 份
|
2016年
|
2018年
|
2020年
|
粮食播种面积(万亩)
|
11.13
|
11.3
|
11.5
|
粮食产量(万吨)
|
4.2
|
4.24
|
4.3
|
粮食有效仓容(万吨)
|
12.83
|
13.83
|
14.83
|
应急网点数量(个)
|
10
|
12
|
15
|
监测点数量(个)
|
5
|
8
|
12
|
表2-1 惠阳区“十三五”规划的定量目标
第三章 主要任务
第一节 加强粮油仓储体系建设,保障粮油储备安全
一、修复“危仓老库”
“十三五”期间,我区“危仓老库”维修改造项目计划修复仓容2.52万吨。通过维修改造配置适用的仓储作业设备,提升粮情检测、机械通风、熏蒸作业等功能,确保仓库结构安全,上不漏、中不热、下不潮,既能保温隔热,又能防鼠防雀,发生粮情异常变化时能及时处理,保证长期储粮安全。
“十三五”期间逐步完成对全区“老旧仓库”的维修改造,拆除规划库点中库龄40年以上的“老旧仓库”,维修改造规划库点中库龄30年以内的 “老旧仓库”,彻底解决我区仓储设施陈旧、老化的现状,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
二、提升仓储设施功能
通过对已有粮库仓房功能提升,建设符合本地实际的烘干、装卸、计量、检验、保粮等设施设备,有效提高粮库的散粮收纳、集并保管、发送能力。
根据我区粮库每年收获季节的粮食收购量,合理确定配置烘干机的产量规模,并控制降水幅度,确保粮食在烘干后的品质。规划到“十三五”期末,我区主要粮食收储库点80%建成烘干系统,使收获季节全县烘干能力达到500吨/天以上。
三、推广科学储粮新技术
我区地处北回归线上,属亚热带气候,针对这种高温高湿的气候特点,应全面落实空调控温、粮面压盖、智能充氮、智能通风等四项储粮新技术,重点推进以空调控温和粮面压盖为主的智能控温储粮技术,积极探索控温储粮与智能氮气气调储粮技术的综合运用模式。
在仓库建设过程中除了采用成熟的“四合一”(粮情检测、机械通风、环流熏蒸、谷物冷却)等技术,积极推广应用成熟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仓型,节约资源与能源。提升粮食仓储基础设施科技含量,积极应用横向通风、分体负压式谷物冷却机等粮食储藏成套新工艺、新技术将在新建仓储设施项目中推广应用;适应政策性粮食临时存储的大跨度全钢结构罩棚和散粮靠墙隔热罩棚仓以及隔热钢板仓等新仓型;智能信息化的应用,提高粮食企业的科学化管理水平和经营质量;继续实施农户科学储粮装具以减少粮食产后损失,增加农民收入;将在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中推广应用国家粮食局颁发的75项科技成果。
(一)鼓励采用节能、节地、机械化程度高的新仓型,鼓励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建设散装楼房仓、双层屋盖平房仓、适于储备的浅圆仓等。
(二)储备仓应采用以下新技术、新材料:
一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一体化技术包括智能控温控湿、射频识别、智能烘干(通风)、库存粮食识别代码、在线数量监测、害虫霉菌监测、多种气体一体化检测等的储运物联网技术。
二是新型能源的应用。有条件的新建或扩建项目在粮食仓储技术上可采取太阳能、浅层地能、地表水冷却等新型能源。
三是质量控制技术的应用。随着新型粮食检化验仪器设备不断推出及信息技术的应用,粮食从收购、烘干、储藏保管及出库等全过程实现了质量和品质控制。收纳库不仅需要配置常规检化验仪器设备,新型快速检验仪器、在线检测仪器、有条件的库点也可考虑应用品质检测仪器。
四是储粮通风技术的应用。根据不同区域仓库的实际需要,可选择保水通风技术和快速降温、降水通风技术、横向通风技术等多种通风技术。
五是新工艺设备的应用。探索应用集装箱或集装单元化技术,具有节能高效、损耗低、环保性能好的移动式机械化接发工艺装备;在储备仓建设中,宜采用100t/h移动式设备,并配备大小杂质清理和除尘一体化的除杂设备、粮食风选器等一系列粮食清理除杂设备,改善作业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宜在汽车衡前布置自动钎样装置。
根据国家《粮食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和粮食科技发展规划要求,我区在“十三五”期间要继续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大力推进粮食仓储设施建设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一是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通过编制和实施粮食流通设施建设规划和粮食工程建设标准,继续做好新技术、新材料、新仓型、新设备在储备粮库建设、粮食现代物流和市场体系建设、粮库维修改造、农户储粮等重大项目上的成果转化。在项目设计和安排投资中优先支持节能环保、绿色安全的设施建设和储粮新技术的应用。
二是加强储粮新技术的应用。加强绿色储粮技术研发应用,按照绿色环保的要求,应用信息、生物、材料等高新技术成果,改造传统粮食仓储物流设施,大力推广低碳技术,发展绿色储粮。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应用,筛选性能优良的粮仓反辐射热和隔热材料进行应用示范,推广高效节能、低增碎的粮食烘干工艺和设备。开展智能化粮库建设,实现对储备粮管理信息的集成与监控。
第二节 加强粮食应急供应体系建设,完善粮食应急保障机制
一、健全粮食应急供应网络
将应急供应网络体系建设与政府放心粮油工程建设相结合,发挥政府对放心粮油店扶持的最大效能。加强对应急供应网点和放心粮油店的动态化管理,及时将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和粮油店进行摘牌,吸纳符合标准的企业和粮油店充实到粮食应急供应体系中来。做好网点平时经营和应急供应结合的文章,确保两不误、两促进、两发展。
以现有军粮供应网点、放心粮油示范店为基础,改造、新建一批粮食应急供应点,不足部分从多元主体经营的超市、粮油经销店中择优选定。按照2016年确保每5万人至少有一个应急供应点的近期目标,2020年确保每个村(社区)至少有一个应急供应点的远期目标,分别建立粮食应急供应网点数10个和16个。实现应急供应网点城乡广覆盖,建立起标准化、规模化、网络化、信息化程度较高的粮油供应销售经营网和服务新体系。各镇(含街道,下同)粮食应急供应点营业面积原则上不低于40平方米,社区应急供应点营业面积原则上不低于20平方米,以粮油产品经营为主,有统一规范的标志标识。
二、提高粮油应急配送能力
坚持“合理布点、全面覆盖、平时自营、急时应急”的原则,以保供应急救灾、便民利民、构建网络、提升能力、质量安全为核心,建立以我区粮食应急供应配送中心为龙头,以各镇和村(社区)全覆盖的粮食应急供应网点为基础,构建市场化体制下布局合理、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粮食应急加工、储运及供应网络新体系,增强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各类突发事件的粮食应急供应保障能力。
2020年前,建成1个区级粮油应急供应配送中心,26个粮油应急供应点,城乡应急供应网络覆盖率达到85%以上,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备、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粮食应急供应保障体系。
提升粮食仓储配送服务水平:一是出入仓机械化或自动化程度高;二是能应用各种先进的保粮技术,延缓品质陈化;三是建设和使用成本较低、符合低碳环保理念。粮油应急配送中心拥有仓储面积不低于400平方米的成品粮仓库或能满足3~5天配送周转量使用的相应面积,营业、办公用房面积不低于150平方米,有满足配送业务需要的厢式密闭运货车辆及停车场,有必要的叉车和输送机械等装卸设备。
三、增强粮油应急加工能力
以现有粮油应急加工企业和加工能力为基础,实现稻谷应急加工能力达到“每人每天人均供应量0.3公斤成品粮”的标准。调整优化应急加工能力布局,大米加工骨干企业生产能力日加工稻谷100吨以上,面粉加工骨干企业生产能力日加工小麦50吨以上,使其与应急供应、运输相衔接,增加必要的应急运输等保障设施,提高粮食应急运输快速反应能力。
第三节 加强粮油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确保粮油质量安全
一、加强检验检测基础设施建设
科学统筹、合理布局新建检验机构,避免重复建设。规划建设“惠州市惠阳区粮食质量检测中心”,并力争通过国家质检机构计量认证。支持粮油生产经营者配备检验室,提高自检能力。通过组织创新,形成检测有力的粮食流通检验检测体系。
二、逐步提高检验检测能力
加强粮油质量检测能力建设,发挥粮食质量检测机构的作用,特别是检验机构要装备卫生安全指标检验设备,解决检得出、检得快、检得准的问题。在6大类粮油质量检验指标中要求达到:1.质量与品质类185个参数中达到40%;2.储存品质类8个参数中达到50%;3.安全卫生类72个参数中达到30%;4.添加剂及非法添加物类38个参数中达到20%;5.微生物类12个参数中达到20%;6.转基因类8个参数中达到初步监测。
三、强化检验检测队伍建设
按照“引进、培养、培训、激励”相结合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兴粮战略,创新粮食检验人才培养机制,推进粮食检验人员职业培训。使各类人员熟练掌握粮油储藏与检验、粮油加工、饲料加工等专业的操作技能,能够独立开展工作;利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解决在技术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粮油储藏与检测技术、粮食工程(制米、制粉方向)、油脂加工技术、饲料加工技术、粮食物流、食品工程等专业为特色;以软件、广告、财经、人力资源、工商管理、航空服务、民航安全技术等专业为补充。完善教育与培训制度,定期组织开展检测机构和粮食企业检验人员政策法规、标准、检验技术培训和粮食检验机构比对考核,有力提升全行业检验人员技术水平。建设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专业化粮食质量安全的科研队伍,积极推广应用粮食质量安全科研成果。加强粮油质量安全监管队伍建设,提高履职能力,切实担负起我区粮油质量安全监管责任。
第四节 形成保障有力的粮食流通体系,提高粮食综合流通水平
一、培育行业龙头企业
培育粮油加工龙头企业,鼓励大型粮食加工企业实施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战略。规划整合优化建成一个日加工能力100吨的粮油加工厂。支持粮食企业创新产品和技术,借助互联网快速拓展市场。充分发挥临近港口优势,引入中储粮、中粮集团等大型粮食仓储物流企业,改变当前粮食物流资源分散、企业规模小和行业缺乏协同的现状,打造我区粮食物流航母。
二、丰富粮油特色产品
建立完善“十三五”粮油加工业重点项目,涵盖稻谷加工、油料加工、玉米及杂粮加工等三大类别,并实行动态管理。
(一)稻谷加工:一是扶持优质稻基地建设;二是扶持快餐米饭、米线等米制食品工业化生产,以及米果、营养粥、米汁等米制方便食品、休闲食品生产;三是扶持以碎米为原料的果糖、大米蛋白粉综合利用项目,利用稻壳开发生物质能发电;四是建设示范性米糠综合利用龙头企业。
(二)油料加工:一是扶持菜籽精深加工;二是着力发展茶籽油、红花籽油等特色油料油脂综合开发利用;重点建设精深加工循环利用示范园。
(三)玉米及杂粮加工:一是开展杂粮精深加工,制成各种优质食品或食品原料;二是结合当地旅游业发展需要,开发生产具有本地区特色的旅游食品、休闲食品。
以储备品种稻谷、玉米和小麦为基础发展粮油精深加工产品,在重点企业逐步实现产品品种多样化、专用化、方便化。一方面要方便群众消费,另一方面要为食品工业提供原料。当前要重视稻谷、小麦、大豆制品及其深加工。在“十三五”末期,品种可以覆盖玉米、小麦、高粱、大豆、油菜籽、木薯干片、大麦、燕麦、豌豆等多个品种。
三、推进主食产业化
我区毗邻深圳、东莞和香港等发达地区的区位优势,主食产业化发展前景广阔。“十三五”期间,充分挖掘区内主食产业优势企业,建立健全多元化、多层次、适应居民消费新要求的现代化主食产业体系。到2020年,着力培育一批规模主食生产企业,建设或改造一批优质米、面制主食加工示范基地,逐步形成主体多元化、生产自动化、产品多样化的主食产业化发展格局。通过“放心粮油”网点、军粮供应站点和粮食应急供应网点等销售平台,逐步建立健全主食供应体系,形成主食产业集群。
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
目前,我区纳入统计范围的粮油加工企业,大部分属于生产规模小、工艺落后的中小企业,初级产品加工能力过剩,市场竞争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低,必须加快技术升级和工艺改造,淘汰落后产能。随着国家产业升级战略的实施,实现粮油加工技术改造升级,提升粮油机械化、设备自动化水平可以进一步降低用工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率,同时可以促进企业的创新研发,提高企业的科技水平。粮油加工的技术水平和加工质量是通过粮油加工装备来体现的,粮油加工装备制造业决定着粮油加工产业的水平和能力,先进的装备是引领粮油加工技术更新和产业升级,实现加工现代化的必备条件。可在稻谷制粉生产过程中,应用计算机管理和智能控制技术,各种传感装置,实现生产过程的计算机管理,使生产过程平稳、高效地运行。引导玉米加工企业使用大型湿磨、密闭循环工艺,采用电子计算机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提高加工工艺过程的透明度。应用现代生物酶技术、色谱分离、膜分离技术、喷射、超微以及自动化微机控制等技术,促使全区粮油工业进入高科技、高产出的快速发展阶段。
第五节 加快粮食流通产业发展,提升粮食流通产业水平
一、创新粮食行业经营模式
大力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粮食经济,培育国有资本与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交叉持股的新型市场主体。建立利益联合机制,推进产业化经营,形成“龙头企业+购销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模式,通过采取保护价收购、利润二次分配等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紧密、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与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促使其加快形成产业化经营链条。此外,还要引导农民和加工企业分别成立各品种的粮食协会,由农民协会和企业协会运作农户与企业的产业化经营。
二、延伸粮食产业链条
随着我国粮食行业的发展,产业融合趋势日趋显着,打造和延伸粮食产业链条,成为当前经济形势下粮食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我国粮食产业转型和集中度提高的趋势已日趋明显,粮食产业链打造和延伸的经营格局,正从局部探索转入全面深入发展阶段,形成了市场主导、企业推进、规模扩大、上下一体、领域延伸的新局面,呈现出集中度提高、竞争力增强、带动面扩大的新态势。按照“市场主导、政府搭台、企业运作”的原则,引导我区粮食企业与省外粮食企业进一步发展产销合作,巩固和拓展粮源渠道。鼓励粮食企业发展订单生产,推进农超对接;鼓励粮食企业参与产区粮源精加工,到产区建立优质粮源生产、加工基地。支持我区粮食仓储物流、加工等涉粮企业延伸和完善产业链,打造现代粮食产业链条,转变粮食企业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发展效率和质量。
三、培育区域性国有企业
联合省市归并调整国有企业资产资源,参与省市组建集仓储、加工一体化的区域性联合的国有企业。一是深入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加大国有粮食企业兼并重组力度,尽快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粮食企业。二是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粮食经济,除储备粮管理和军粮供应企业保持国有独资外,其他国有粮食企业通过吸收外资、民营资本及职工入股等方式,培育国有资本与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交叉持股的新型市场主体。
第六节 加强粮食流通市场监管,维护粮食流通秩序
一、完善粮情监测数据采集平台
随着智能农业、精准农业的发展,在通信网络、智能感知芯片、移动嵌入式系统等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逐步成为研究的热点。引入加强物联网储粮粮情监测管理,构建基于物联网的储粮粮情监测管理系统,积极发展 “农业物联网”或“物联网农业”。
综合应用RFID、WSN(无线传感网)等物联网关键技术以及现有的数据库技术,构建完整的储粮粮情监测智能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有6项:
(一)粮仓环境自动感知、智能调节功能。在粮仓中的粮食样品保管环境中布置各种感知芯片,并在芯片中存储设定信息,使其能“感知”粮仓中的粮食“生存”环境,及时自我调控,及时预警。感知内容包括温湿度、化学气体或液体浓度、异常进入等。保管环境自动感知系统使粮食仓储安全摆脱人力因素影响,更加科学、智能。
(二)粮仓信息智能储存。推广用用RFID技术,实现同粮仓库房信息“通信”、定位跟踪、远程利用。
(三)粮仓粮情定位与跟踪功能。在每个粮食样品形成之初便植入RFID标签,并在标签中存储该粮食样品的存放地点、来源、内容等摘要信息,工作人员可以对粮食样品提前控制,预知粮食样品的种类、形质、所含水分等信息,保证接收粮食样品信息的齐全与完整。粮食进库后,在库房中布置若干个读写设备,工作人员可根据粮食样品信息获知该类粮食目前的位置、存放地点,确认粮仓中的保存状况。
(四)粮仓信息“通信”功能。包括同库房粮食样品间通信功能与跨库房、跨区域粮仓粮情的通信功能。在查询某一种粮食样品时,该粮食样品可以与同类或者相似的粮食样品所处的粮仓的具体状况进行“对话”,提供足够的关联信息以供甄别、选择。
(五)区域间粮仓信息远程利用功能。基于信息存储功能、定位跟踪功能、粮仓通信功能。
(六)可扩展的综合功能。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考虑,预留系统模块,以实现其他所需功能。
二、建立粮情监测预警分析系统
我区作为粮食消费区,市场受国内外粮食供求形势的影响更大。复杂多变的粮食市场形势,给粮食宏观调控工作带来新的考验,对粮食安全提出新的挑战。这也迫切要求建成监测准确灵敏、分析权威可靠、发布及时畅通的粮情监测预警体系,打造粮食市场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力争做到“未涨先知,未抢先知”,切实增强粮食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维护粮食市场稳定,夯实“粮安工程”基石。
目前,我区已经初步建立以粮食流通统计为基础,粮食市场监测网络为载体,定期开展粮食市场分析为主要内容的粮情监测预警体系,对掌握粮情动态信息、保障本地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通过粮食统计报表形式,定期采集粮食收购、销售、加工和库存等信息,动态反映全区粮食流通情况。二是通过粮食库存检查、农户供需调查等方式,了解全区粮食供需及消费情况。三是初步建成覆盖零售监测点、批发市场、粮油供应商的监测网络,动态监测全区粮食市场情况。
我区作为粮食消费地域,多半粮源需从外部调入,这对健全粮情监测预警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全县粮情预警体系还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一是粮情监测分析缺乏完善的信息会商研判机制,影响监测分析的准确性。二是粮情监测预警没有形成统一认可的预警模型,影响监测预警的前瞻性。三是粮情预警发布的方式、渠道及发布机构尚未明确,影响监测预警的时效性。
在“十三五”期间,进一步健全粮情监测预警体系,夯实粮食流通统计基础,完善粮情监测数据采集统计调查体系,做好粮食购销存等动态信息监测。按照国家要求,结合实际,及时修订完善粮食流通统计制度,科学设定统计指标和报表,改进调查方法,着力构建科学、统一、精简、高效的统计指标体系,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统计调查方法。
进一步加大统计信息化建设投入,加快粮食流通统计数据库建设,健全统计单位名录和企业基本情况数据库。深入开展专项调查,加强粮油供需监测。全区每半年开展一次粮食供需平衡调查,及时掌握粮食生产、供给、消费、流向等情况,合理测算地方储备粮规模,特别是合理调整充实成品粮储备规模,保障本区粮食市场供应。按照突出重点、合理布局的原则,及时调整增加监测点数量,合理布局监测范围,到2020年监测站点数量提升至30个左右,力争将监测网络覆盖至粮食流通各业态,重点加强对批发、超市及菜场的市场监测,逐步形成从批发到零售的全覆盖监测。同时,建立与区域级粮食交易中心的信息共享机制,共享其竞价销售、交易成交、实时行情及市场动态等信息,拓宽粮情采集渠道。
根据粮食流通统计信息,每月对全区粮食的购销存、价格动态及进口等情况进行分析,综合判断粮食供应和保障能力。建立粮情分析专家会商机制。逐步建立专家名录库,邀请市区有关粮食批发市场、行业协会、专家学者以及骨干粮食加工企业负责人等,定期以座谈会或研讨会的形式,研究分析国内外粮食市场变化,形成定期分析报告。定期邀请粮食期货研究员,借助专业团队优势,整合粮食期货方面的信息资源,对主要粮食品种的市场趋势进行研判,定期撰写粮食市场分析报告,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目前,我区粮食部门的粮食统计及粮情监测人员数量少,影响粮情监测信息采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要进一步充实我县粮食统计、监测人员数量,落实工作责任,定期组织开展培训,加强统计、监测人员队伍建设,提高人员整体素质。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提高粮情监测信息化水平健全粮情监测预警体系需要完善的软硬件设施,切实提高监测信息化水平,更好地满足粮情监测“快、精、准”的要求。要加强资金扶持力度,安排专项经费,确保粮情监测体系建设需要。建立工作协调机制,保障粮情监测工作有序推进。
三、健全粮情信息服务发布体系
根据我区粮食管理信息系统中的粮食价格直报系统上传的数据,准确测算粮油价格指数,每日定时在区粮食局网站向社会公布。通过粮食管理信息系统相应模块链接粮油质量安全溯源公共服务平台,面向政府等部门、粮食企业、消费者提供产品质量查询、信息反馈等功能,并根据服务层级开放粮食信息数据资料等。
四、完善粮油质量安全监管机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粮食部门作为粮油市场的执法主体之一,除了掌握好政策、法规外,“十三五”期间要加强完善监管体系建设,强化协作机制,提升监管水平。
(一)加强监管队伍建设。推进我区粮食监管队伍建设,完善粮食监管队伍培训、考评机制,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打造一支素质较高、执法规范、及时到位、应对得力的粮食监管队伍。落实广东省粮食流通监管执法装备配备标准,强化粮食监管队伍标准化配备。加强沟通协调,强化粮食、市场监督管理、发改、农业等部门的合作、协商、结果通报和信息共享。
(二)创新监管手段。切实提高原粮卫生质量监管能力,把粮食质量监管贯穿到从收购到销售的全过程,通过现场摸底排查、现场快速检测、抽样检测、跟踪验证、危害评定、综合研判等一系列措施,实时有效地监测粮食质量安全危害因子及其危害程度,及时收集整理和汇总分析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数据和信息,为政府提供粮食质量风险监测信息、风险管理措施和应急处置意见。
完善粮食收购、储存、运输、加工、销售质量安全监测抽查机制,加强对重点区域、环节、项目、监管对象的例行检测,强化粮食质量安全监测制度,构建覆盖全区的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网络,坚决杜绝问题产品流入口粮市场。
完善储备粮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在库粮油储备的实时监控。发挥粮油行业协会的沟通桥梁作用,形成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公众参与的综合监管体系。
(三)实行粮油联合执法监管。根据《惠州市惠阳区粮食流通监督检查联合执法制度》,实行区粮食、市场监管、发改等部门联合执法检查,坚持专项检查与日常监管相结合、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管相结合的原则,在管理好收购、加工环节的同时,加大对粮食个体收储摊点、零售市场的监管力度;抓好粮油食品生产、加工、供应、监督四个网络体系的建设,打造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的食品产业链。强化粮食质量监督抽检,健全卫生指标超标粮食处置长效机制,严防发生区域性、系统性粮食质量安全风险。
五、积极参加粮油二维码质量溯源平台
“十三五”期间,惠州市将继续依托先进的二维码溯源技术和现代化信息手段完善和打造全市的粮油质量溯源平台,利用“互联网+溯源技术”建立基于溯源机制的粮油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粮油产品线上交易。对此,我区要积极参与溯源体系,发动区辖粮油企业主动开展二维码建设,并把该系统应用延伸到我区粮油电子商务平台中:一是参与粮油溯源链条建设,扩展溯源深度,源头延伸到粮食耕种,终端延伸到销售评价;二是参与溯源粮油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纳入政府公共信用信息管理平台管理,建立失信企业“黑名单”;三是参与溯源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为广大消费者的采购提供真实依据;四是参与粮油公众追溯与投诉平台、政府公众联合监管平台建设,吸引社会资源形成战略联盟;五是参与质量溯源的长效机制建设,将粮油溯源二维码打造成为我区粮油质量认证标准。
第四章 保障措施与组织实施
第一节 全面落实依法治粮
“十三五”期间,我区要按照国家、省市的总体思路,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粮、依法管粮,保障全区粮食安全。要做到:一要全力推进依法治粮,着力形成用法治思维维护粮食安全新格局;二要全力施行依法管粮,着力提升粮食流通法治化水平;三要全力实行依法行政,着力推动粮食部门法治机关建设;四要全力推行依法履职,着力提高法治粮食队伍建设;五是全力倡导依法经营,着力营造守法诚信经营环境。同时结合粮食科技活动周、世界粮食日等开展形式多样的粮食政策法规、粮食科技等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依法治粮氛围。
第二节 强化粮食安全责任
按照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以及省政府粮食安全政府责任制的要求,要进一步强化保障我区粮食安全的责任。按照国家粮食安全监督考核办法以及省市粮食安全责任考核办法,落实各项考核指标,做好粮食安全责任考核工作。认真落实区域粮食生产、流通、质量和稳定市场等责任,依照国家、省“粮安工程”的规划部署,全力推进粮食安全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力促项目建成达效,夯实粮食流通设施基础。
第三节 着力深化改革创新
新常态下保障粮食供给和质量安全,需要继续深化改革,深入推进机制创新。建立适合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储备规模和调控机制,积极引进央企、民企开展参与仓储设施建设和储备粮的动态销售轮换,提高设施水平和储备粮食综合效益。创新经营管理机制,积极推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示范作用。继续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加快产权机制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资产优化。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培育和扶持粮食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延伸和完善产业链,增强企业竞争力。
第四节 强化粮食科技和人才支撑
强化粮食科技对现代粮食购销、仓储、物流、加工产业跨越发展的支撑作用,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普及。支持和引导粮食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数字化粮库、信息化物流、现代化加工产业。加强粮食行业行政管理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进粮食从业人员职业教育,加强粮食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培养锻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富有竞争优势的行业人才队伍。
附录1:粮食安全现状分析
一、粮食安全现状
(一)粮食产需状况。
2014年度,我区粮食总产量为4.14万吨,其中:稻谷产量2.76万吨,玉米产量1.06万吨。本年度全区粮食总需求为39.8万吨,属于粮食主销区。全区的稻谷等加工企业较多,辐射珠三角地区范围广,存在调入稻谷加工后再运销出去的来料加工模式。
表1 2014年惠阳区粮食产需情况
单位:吨
类 别
|
产 量
|
消 费 量
|
需求量
|
品 种
|
实际产量
|
消费量
|
其中:口粮
|
年末库存
|
数 量
|
缺 口
|
粮食作物总计
|
41361
|
275292
|
104201
|
38611
|
161600
|
236895
|
玉米
|
10596
|
120400
|
|
2768
|
120400
|
109800
|
(二)粮油仓储设施现状。
全区现有成规模纳入统计范围粮食企业15家,仓容总量12.83万吨。其中:国有企业7家,安全仓容2.07万吨,半安全仓容0.8万吨;民营企业8家,仓容总量9.96万吨。
表2 惠阳区粮食企业建设情况
粮食仓
库名称
|
位置
|
隶属
|
占地面积(平方米)
|
仓容(吨)
|
机械化程度
|
仓 型
|
保管品种
|
保管效果
|
惠阳区粮食储备公司
|
沙田镇田头村
|
区粮食局
|
10000
|
7869
|
中
|
平房仓
|
稻谷
|
合格
|
沙田粮所
|
沙田镇东村彭屋路口
|
区粮食局
|
3000
|
1428
|
中
|
楼房仓
|
稻谷
|
合格
|
镇隆粮所
|
镇隆镇惠深路旁
|
区粮食局
|
16745
|
4086
|
中
|
平房仓、立筒仓
|
稻谷
|
合格
|
永湖粮所
|
永湖镇永新街12号
|
区粮食局
|
2000
|
591
|
中
|
平房仓
|
稻谷
|
合格
|
良井粮所
|
良井镇北门街23号
|
区粮食局
|
8850
|
1878
|
中
|
平房仓、立筒仓
|
稻谷
|
合格
|
惠阳区军供公司
|
平潭镇解放街1号
|
区粮食局
|
2543
|
2317
|
中
|
平房仓、立筒仓
|
稻谷
|
合格
|
秋长粮所
|
秋长街道人民二路49号
|
区粮食局
|
12280
|
2534
|
中
|
立筒仓
|
稻谷
|
合格
|
惠州市永顺兴实业有限公司
|
惠阳区淡水街道白云六路135号
|
民营
|
3600
|
3600
|
中
|
平房仓
|
成品粮
|
合格
|
惠州市新裕雄实业有限公司
|
惠阳区桥背沙解地二街20号
|
民营
|
1118
|
2500
|
中
|
楼房仓
|
成品粮
|
合格
|
惠阳区裕昌粮油有限公司
|
惠阳区淡水白云六路旱塘凹村
|
民营
|
1260
|
2000
|
中
|
平房仓
|
成品粮
|
合格
|
惠阳区淡水光华粮油店
|
惠阳区淡水街道卢屋路六号
|
民营
|
300
|
500
|
中
|
平房仓
|
成品粮
|
合格
|
惠阳区达辉粮店
|
惠阳区淡水街道长安北路8号
|
民营
|
400
|
500
|
中
|
平房仓
|
成品粮
|
合格
|
惠州市煌粮实业有限公司
|
惠阳区良井镇北联村
|
民营
|
50000
|
70000
|
中
|
平房仓
立筒仓
|
成品粮
|
合格
|
惠州市华宝饲料有限公司
|
惠阳区镇隆镇甘陂村
|
民营
|
16752
|
10456
|
中
|
平房仓
立筒仓
|
成品粮
|
合格
|
惠州市惠宝佳牧饲料有限公司
|
惠阳区秋长镇
|
民营
|
10000
|
10011
|
中
|
平房仓
立筒仓
|
成品粮
|
合格
|
在粮油仓储设施中,因仓容规模小、建设年代久等因素难以配置环流熏蒸和气调设施,虽然都安装机械通风,但保粮条件依然简陋,大部分靠传统熏蒸作业和降温散热。农户储粮方式采取包装、散装;储粮工具主要有小型粮仓。
(三)粮油加工业发展态势。
目前,全区共有纳入统计调查范围的粮食加工、转化、食用油生产加工企业5家。基本情况为:1.3家粮食加工企业,日生产能力570吨;2.2家粮食转化企业,日生产能力850吨。
表3 惠阳区粮食加工企业基本情况
序号
|
企业名称
|
企业性质
|
企业所在地
|
占地面积(平方米)
|
加工能力(吨/日)
|
原粮主要来源地区
|
产品主要销售地区
|
是否纳入日常统计范围
|
1
|
惠州市煌粮实业有限公司
|
民营
|
惠阳区良井镇银山工业区
|
50000
|
450
|
江西省
|
珠三角
地区
|
是
|
2
|
惠州市安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民营
|
惠阳区沙田镇东明村委
|
6000
|
60
|
惠州市
|
惠州市
|
否
|
3
|
惠阳区粮食局应急加工厂
|
国营
|
惠阳区沙田镇田头村
|
900
|
60
|
惠州市
|
惠阳区
|
是
|
表4 惠阳区粮食转化企业基本情况
序号
|
企业名称
|
企业性质
|
企业所在地
|
占地面积(平方米)
|
加工能力(吨/日)
|
原粮主要来源地区
|
产品主要销售地区
|
是否纳入日常统计范围
|
1
|
惠州市华宝饲料有限公司
|
民营
|
惠阳区镇隆镇甘陂村
|
16752
|
300
|
东北地区
|
广东省
|
是
|
2
|
惠州市惠宝佳牧饲料有限公司
|
民营
|
惠阳区秋长街道
|
10000
|
550
|
东北地区、美国、澳洲
|
广东省
|
是
|
(四)粮食应急机制初步形成。
近年来,我区按照《惠州市粮食应急预案》的要求部署,制定了惠阳区粮食应急供应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健全了全区粮食市场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对省内外粮食市场供求状况、价格动态等信息的采集、整理、分析、预测,为粮食应急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目前,我区已经按上级储备任务要求建立应急成品粮储备2800吨(大米),储藏方式主要以定量小包装储存,实行每季度轮换一次和低温储藏。全区共有粮食应急供应网点10家,粮食应急配送中心1家,粮食应急加工企业2家,粮食应急运输企业5家,按照我区人口分布情况确定应急供应网点布局,确保紧急情况下粮食的有序供应。
表5 惠阳区地方粮食应急供应网点基本情况
序
号
|
企业名称
|
企业组织
机构代码
|
所在区域
|
地 址
|
企业性质
|
应急级别
|
负责人
|
日供应能力(吨)
|
省级
|
市级
|
县级
|
面粉
|
大米
|
食用油
|
其他
|
1
|
惠州市煌粮实业有限公司
|
91441303680614961B
|
惠阳区
|
良井镇北联村
|
民营
|
|
|
1
|
吴素文
|
|
2000
|
|
|
2
|
惠州市永顺兴粮油实业有限公司
|
91441303323318099D
|
惠阳区
|
淡水街道白云六路135号
|
民营
|
|
|
1
|
李汉武
|
|
1500
|
|
|
3
|
惠州市新裕雄粮油有限公司
|
92441303L39544446A
|
惠阳区
|
淡水街道桥背沙解地二街20号
|
民营
|
|
|
1
|
林少铸
|
|
1500
|
|
|
4
|
惠州市裕昌粮油有限公司
|
324851522
|
惠阳区
|
淡水街道长安北路16号
|
民营
|
|
|
1
|
詹松昌
|
|
1000
|
|
|
5
|
惠州市惠阳区淡水达辉粮店
|
L5498191-9
|
惠阳区
|
淡水街道长安北路8号
|
民营
|
|
|
1
|
詹秋斌
|
|
300
|
|
|
6
|
惠州市惠阳区淡水光华粮油店
|
71489806-X
|
惠阳区
|
淡水街道卢屋路6号
|
民营
|
|
|
1
|
陈光华
|
|
500
|
|
|
7
|
惠州市惠阳区永湖镇元岭商店
|
441381600134175
|
惠阳区
|
永湖镇政府旁
|
民营
|
|
|
1
|
张松粼
|
|
200
|
|
|
8
|
惠州市惠阳区平潭军供门市部
|
91441303196072160R
|
惠阳区
|
平潭镇广汕公路平潭镇府旁
|
民营
|
|
|
1
|
黄伯荣
|
|
200
|
|
|
9
|
惠州市惠阳区沙田胜记粮油店
|
92441303L48277845Y
|
惠阳区
|
沙田镇深汕高速沙田入口旁
|
民营
|
|
|
1
|
李育通
|
|
100
|
|
|
10
|
惠州市惠阳区镇隆鑫好好商店
|
441381600373996
|
惠阳区
|
镇隆镇河西三街
|
民营
|
|
|
1
|
陈记娣
|
|
100
|
|
|
合计
|
|
|
|
|
|
|
|
10
|
|
|
7400
|
|
|
表6 惠阳区地方粮食应急加工企业基本情况
序
号
|
企业名称
|
企业组织机构代码
|
所在区域
|
地 址
|
企业
性质
|
应急级别
|
负
责
人
|
日加工能力(吨)
|
省级
|
市级
|
县级
|
小麦
|
稻谷
|
油料处理
|
其
他
|
1
|
惠州市煌粮实业有限公司
|
91441303680614961B
|
惠阳区
|
良井镇北联村
|
民营
|
|
|
1
|
吴素文
|
|
450
|
|
|
2
|
惠州市安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914413035701313000
|
惠阳区
|
沙田镇东明村独松村
|
民营
|
|
|
1
|
黄月良
|
|
60
|
|
|
合计
|
|
|
|
|
|
|
|
2
|
|
|
510
|
|
|
表7 惠阳区地方粮食应急储运企业基本情况
序号
|
企业名称
|
企业组织
机构代码
|
所在区域
|
地 址
|
企业性质
|
应急级别
|
负责人
|
日供应能力(吨)
|
省级
|
市级
|
县级
|
核定载重量(吨)
|
运输车辆数量(个)
|
1
|
惠州市永顺兴粮油实业有限公司
|
91441303323318099D
|
惠阳区
|
淡水街道白云六路135号
|
民营
|
|
|
1
|
李汉武
|
22
|
2
|
2
|
惠州市新裕雄粮油有限公司
|
92441303L39544446A
|
惠阳区
|
淡水街道桥背沙解地二街20号
|
民营
|
|
|
1
|
林少铸
|
8
|
1
|
3
|
惠州市裕昌粮油有限公司
|
324851522
|
惠阳区
|
淡水街道长安北路16号
|
民营
|
|
|
1
|
詹松昌
|
21
|
2
|
4
|
惠州市淡水达辉粮店
|
L5498191-9
|
惠阳区
|
淡水街道长安北路8号
|
民营
|
|
|
1
|
詹秋斌
|
8
|
1
|
5
|
惠州市惠阳区淡水光华粮油店
|
71489806-X
|
惠阳区
|
淡水街道卢屋路6号
|
民营
|
|
|
1
|
陈光华
|
36
|
2
|
合计
|
|
|
|
|
|
|
|
5
|
|
95
|
8
|
二、存在的薄弱环节
(一)储备仓容明显不足。
2014年,我区粮食需求量缺口达23.7万吨。“十三五”期间,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加和粮食加工企业、粮食转化企业的壮大,全区粮食需求量还将进一步推高。预计“十三五”期末,全区粮食产需缺口接近30万吨,品种结构性需求矛盾进一步加剧,保障粮食供应安全面临更严峻的挑战。目前,我区地方粮食储备规模偏小,全区储备粮食仅有2.6万吨,按保障人口计地方储备人均不足3个月,远远低于“产区3个月、销区6个月”的国家粮食储备规模要求。据测算,到2020年,全区储备粮食规模应达到8万吨。
(二)粮油食品加工规模小、资源分散。
目前,全区规模以上粮油初级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年生产能力合计才11.5万吨左右,产值规模约6亿元,在全省粮食产业排行中仍然处于偏后的位置。食品生产企业与粮食加工企业基本类似,企业规模偏小,产品偏传统,没有形成品牌优势。同时,粮食加工和食品生产企业间缺乏联系,未能形成粮食产业链条。
(三)粮油质量安全保障措施仍待加强。
目前,我区主要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粮食质量方面的监管,通过不定期抽检来监控粮食加工产品在流通环节的质量,对粮食原粮质量、粮食卫生安全指标等方面还存在需进一步加强的地方。在机构改革中,我区没有单独设立粮油质检所等机构对粮食品质进行专门监督检测,粮食质量安全和可追溯机制缺失。
(四)应急供应和检测预警体系还需完善。
目前,我区已建立了粮食应急供应、粮食应急配送、粮食应急加工、粮食应急运输等网络,初步形成了应急安全保障体系,但应急加工企业、应急运输定点企业、应急供应定点企业之间有效联动机制还不够科学,应急加工能力、应急运输能力、应急供应网点分布有待进一步优化,依托信息化技术的粮情监测预警体系尚未建设,缺乏完整统一规范的信息监测平台和科学灵敏的预警预测功能。
附录2:重点项目及任务
一、仓储物流设施建设项目
“十三五”期间,我区将加大粮食安全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推进粮食新仓项目建设,拟投资5000万元建造占地约3万平方米,仓容达2万吨的原粮仓库及配套设施,确保全区粮食安全,推动我区粮食仓储物流水平实现跨越发展。
二、危仓老库维修项目
“十三五”期间,我区“危仓老库”维修改造项目一般维修仓容1.3万吨,大修改造及功能提升仓容0.8万吨,合计投入改造资金总额为125.3万元。
表8 “危仓老库”维修改造项目
序号
|
粮库名称
|
一般维修仓容(万吨)
|
大修改造及功能提升仓容 (万吨)
|
金额
(万元)
|
1
|
良井粮库
|
0.19
|
0.1
|
17.47
|
2
|
平潭粮库
|
0.23
|
0.4
|
37.95
|
3
|
镇隆粮库
|
0.41
|
0.28
|
41.56
|
4
|
沙田粮库
|
0.14
|
0
|
8.43
|
5
|
秋长粮库
|
0.25
|
0
|
15.06
|
6
|
永湖粮库
|
0.06
|
0.02
|
4.82
|
合 计
|
1.28
|
0.8
|
125.29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